|
|
中美经贸摩擦及其战略思考——基于生产率优势演进视角 |
杨玉华a,b |
泉州师范学院 a.陈守仁商学院;b.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
|
|
摘要 自2018年爆发大规模经贸冲突至今,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强劲增长,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自生产率优势的不断演进与升级。贸易冲突虽恶化了我国的出口条件,却无法改变既有生产率优势的条件与演进的态势。生产率优势演进理论揭示了两国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深层原因:中国生产率优势的演进导致了两国产业生产率优势由互补互利转化为竞争冲突。中国在高端产业生产率优势的不断汇聚和突破,打破了美国高端产业生产率优势的长期垄断,动摇了美国霸权的产业基础,威胁了美国的高级生产率优势的垄断地位和霸权利益。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和冲突的目的就在于遏制和打压潜在和现实的竞争对手,维持既有的霸权地位和利益。我国正处于形成高级生产率优势的关键时期,支撑高端产业的要素基础和创新动力比较薄弱,因此,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不断汇集和塑造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以创新驱动推动我国演进路径向内源式驱动转变,以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
|
关键词 :
马克思生产率优势演进理论,
中美贸易摩擦,
高级生产率,
经贸关系,
西方经济学
|
收稿日期: 2024-04-15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JL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0JHQ065);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FJ20247004) |
作者简介: 杨玉华,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教授,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
[1]《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R/OL].(2018-09-24)[2023-11-25].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655898/1655898.htm. [2]中美贸易摩擦:本质、影响、进展与展望[R/OL].(2020-12-28)[2023-11-2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59971. [3]任泽平谈中美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深层次原因[EB/OL]. (2018-04-01)[2023-11-25].http://finance.jrj.com.cn/2018/04/01122924333269.shtml. [4]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将全面加强[EB/OL].(2019-04-29)[2023-11-25].http://ip.people.com.cn/n1/2019/0429/c179663-31056813.html. [5]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 全年注册商标617.7万件[EB/OL]. (2023-01-17)[2023-11-25].http://www.gov.cn/shuju/2023-01/17/content_5737412.htm. [6]陈健,陈志.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差距有所扩大[J].科技中国,2020(4):22-26. [7]2021年美国知识产权出口位居榜首,我国出口规模增长36.78%[EB/OL]. (2022-11-01)[2023-11-25].http://www.cnhjsd.com/html/2022/Perspective_1101/12624.html. [8]杨玉华.马克思汇率理论、汇率模型与国际经验的检验[J].当代经济研究,2009(5):12-18. [9]杨玉华.马克思综合生产率优势演进模型及其在当代中国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2019(2):23-33. [10]杨玉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11]“44个领域, 中国竟领先大半?” 关键技术竞争格局曝光[EB/OL].(2023-03-17)[2023-11-25].https://news.ifeng.com/c/8OEcq7SiiRa. [12]教育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6%[EB/OL].(2023-01-17)[2023-11-25].http://www.gov.cn/shuju/2023-01/17/content_5737412.htm.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EB/OL]. (2015-09-24)[2023-11-25].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9/24/content_2938314.htm. [14]国家统计局解读:我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EB/OL].(2023-01-20)[2023-11-25].https://www.gov.cn/xinwen/2023-01/20/content_5738201.htm. [15]董鲁,皖龙.扎根中国大地奋进强国征程——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EB/OL]. (2019-09-27)[2023-11-25].https://www.chsi.com.cn/jyzx/201909/20190927/1829961780.html. |
[1] |
郝大江, 常彩霞, 潘永强. 空间经济均衡:西方经济学的百年流变与范式困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52(12): 45-58. |
[2] |
韩喜平,马晨钤. 西方经济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5-13. |
[3] |
彭五堂, 刘学梅. 比较视野:吴易风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特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3(7): 87-98. |
[4] |
裴宏, 李金凤. 效用理论的百年流变、内在逻辑及其局限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6(10): 51-63. |
[5] |
周绍东, 张毓颖. 也谈中国经济学的“普遍”与“特殊”——兼与几位学者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7(1): 74-83. |
[6] |
余斌.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5-10. |
[7] |
郭冠清. 学贯中西 坚持马克思主义——吴易风学术思想评介[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9(9): 51-61. |
[8] |
刘学梅.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与顾海良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65-75. |
[9] |
丁一兵, 张弘媛.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76-84. |
[10] |
韩英. 商品抑或资本:对西方主流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50-57. |
[11] |
陈昌兵.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最优增长模型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9): 38-50. |
[12] |
蒋南平,蒋 玲,谭琼. 批判与偏离: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二元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50-56. |
[13] |
方兴起.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纪念傅殷才教授逝世20 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9): 52-57. |
[14] |
徐春华, 吴易风.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加速原理”比较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8): 37-44. |
[15] |
石晶莹, 秦瑶, 马赛. 突出“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6): 80-8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