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准确把握“生产劳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潘敬萍1, 周绍东2 |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 2.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
|
|
摘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
|
关键词 :
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产业结构高级化,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
收稿日期: 2024-02-26
|
|
基金资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08) |
作者简介: 潘敬萍,法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周绍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3]习近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5-06(001). [4]王睦欣,庞德良.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0(2):16-23. [5]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6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Ⅰ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桑古尔·萨夫兰,E·艾哈迈德·托纳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澄清与分类的尝试[J].当代经济研究,2020(6):39-5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7. [12]荣兆梓,咸怡帆.继续推进国有资本治理体制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3):56-61. [13]汤魏巍.工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新动能成长壮大[N].中国信息报,2024-01-19(002). [1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分行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亿元)[EB/OL].(2023-12-31)[2024-01-28].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分行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亿元)[EB/OL].(2023-12-31)[2024-01-28].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分行业增加值构成—金融业增加值(%)[EB/OL].(2023-12-31)[2024-01-28].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7]张毅君.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正式发布[EB/OL].(2023-12-15)[2024-01-27]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31215/f670a4330eac41d6859e9f11d9226d5b/c.html. [18]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65.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6.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23]周绍东.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23(3):125-134. [24]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25]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EB/OL].(2023-12-22)[2024-01-28].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312/22/WS65854391a310c2083e41433c.html. [26]周绍东,刘阳.构建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目标体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11-20. [27]刘凤义,潘璐.构建满足人民需要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5):135-143. |
[1] |
韩喜平, 马丽娟.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20-29. |
[2] |
王文泽. 以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2(2): 105-115. |
[3] |
范文欣. “数字劳动”在何种意义上具有生产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6(8): 78-86. |
[4] |
周绍东,戴一帆. 构建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核心的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49-59. |
[5] |
原磊, 王山. 数字经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40(12): 5-13. |
[6] |
王珊.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与方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5(9): 107-114. |
[7] |
岳宏志.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与发展——纪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6(10): 64-76. |
[8] |
桑古尔·萨夫兰, E·艾哈迈德·托纳克.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澄清与分类的尝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39-53. |
[9] |
王睦欣, 庞德良.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16-23. |
[10] |
宁殿霞, 林晓宁. 金融化世界中的生产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9-66. |
[11] |
白永秀, 宁启. 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与方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5(5): 23-31. |
[12] |
姬旭辉.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非生产劳动:本质、趋势与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43-52. |
[13] |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服务”业的政治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5(7): 13-21. |
[14] |
渡边雅男. 国民收入论与生产劳动:服务商品的价值虚构[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9): 5-12. |
[15] |
孙宇, 曾长秋. 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两个范畴再辨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9): 27-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