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 |
刘长明a, 董庆强b |
山东财经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014;b.东方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
|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革命导师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条清缕析出剩余价值理论,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进而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显出共同富裕的学理和法理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视之,共同富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既然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那么,使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得到足够的份额、还富于民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天赋使命;夯实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础,彰显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21世纪创新马克思主义常研常新的时代主题。
|
|
关键词 :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价值源泉,
分配正义
|
收稿日期: 2021-09-2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KS191) |
作者简介: 刘长明(1963-),男,山东昌乐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和谐发展理论研究;董庆强(1986-),男,山东滕州人,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89. [5]凯恩斯.劝说集[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45. [6]索洛.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意识形态[C]//克伦道尔,埃考斯.当代经济论文集.波士顿:利特尔·布朗公司,1972: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程恩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十大要义[J].武汉:理论月刊,2021(1):5-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496. [13]郭小川.社会主义的路是农民共同富裕的路[N].人民日报,1953-12-12(003). [1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 [15]刘长明,杨国勇.生态文明何以可能——一种基于所有制维度的研究[J].合肥:学术界,2018(8):118-125. [16]程恩富,伍山林.促进社会各阶层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思路[J].上海: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2):5-11. [17]习近平.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001). [18]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EB/0L].(2021-08-17)[2021-09-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7/content_5631780.htm?jump=false.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人民日报,2018-03-22(001). [20]程恩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组成部分[N].真理报,2021-08-05(004). [21]江泽民.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8-13(001). [2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30(001). [23]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5.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66-567. [25]程恩富,蒯正明.美国基金会“慈善”的内幕和实质[J].北京: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2):91-92. [2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01). [27]刘长明,周明珠.共同富裕思想探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0(5):37-47. |
[1] |
孙咏梅, 常坤. 当代贫困理论思辨及我国摆脱相对贫困的路径探索[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7(1): 54-61. |
[2]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3] |
谭劲松, 姚菲菲. 完整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43-50. |
[4] |
侯为民. 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6(12): 62-72. |
[5] |
许彩玲.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历程、经验与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5(11): 29-37. |
[6] |
姬旭辉. 从“共同富裕”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历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42-50. |
[7] |
刘长明, 周明珠. 共同富裕思想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7(5): 37-47. |
[8] |
刘儒, 李超阳. 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基本经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32-45. |
[9] |
魏泳安. 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及内容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24-31. |
[10] |
贺立龙, 陈月, 陈珏颖. 经济发展与贫困治理的微观阐释:阿比吉特·班纳吉的研究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46-55. |
[11] |
舒展, 罗小燕. 新中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回顾与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1(11): 13-21. |
[12] |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1(11): 47-53. |
[13] |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5-14. |
[14] |
高鑫. “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46-52. |
[15] |
刘学梅.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与顾海良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65-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