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历程、经验与展望 |
许彩玲 |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17 |
|
|
摘要 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大,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党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消除农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久久为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消除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绝对贫困到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绝对贫困,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总结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晶、治理方略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
农村反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共同富裕
|
收稿日期: 2021-07-19
|
|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90180);闽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专项课题(MXK2020003);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中观经济学》教学科研基金、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基金项目 |
作者简介: 许彩玲(1979-),女,福建漳州人,经济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25)[2021-05-20].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9. [5]胡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绝对贫困”吗?[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76-8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 [8]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7. [9]李武装.贫困问题与我国扶贫“困境突围”的实践探索[J].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19(1):43-50.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 [11]周绍东,李晶.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百年道路和经验总结[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20(12):40-48. [12]鄂东北特别区委员会给中央的报告[R]//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5册)[C].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1986:13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86. [14]农业集体化文件汇编(1958-198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19. [15]谢地,李雪松.新中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形式、载体形式、实现形式研究[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9(12):32-41. [16]程恩富,吕晓凤: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百年探索——历程、成就、经验与展望[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16. [17]1978-2000年农村居民贫困状况[EB/OL].(2002-10-22)[2021-05-26].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18]郑继承.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释析与新时代减贫战略展望[J].昆明:经济问题探索,2021(1):40-51.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白永秀,吴杨辰浩.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J].福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19-31. [21]国家统计局住户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346. [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3]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2. [24]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 |
[1] |
许光伟, 胡璇. 工资的身份形式与财产形式理论问题研究——兼议中国共产党的按劳分配观[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5-16. |
[2] |
齐昊. 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剩余利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91-101. |
[3] |
黄聪英, 李建平. 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百年征程、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34-45. |
[4] |
姬旭辉. 从“共同富裕”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历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42-50. |
[5] |
刘长明, 周明珠. 共同富裕思想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7(5): 37-47. |
[6] |
刘儒, 李超阳. 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基本经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32-45. |
[7] |
马文武, 杜辉. 贫困瞄准机制演化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实践:1978~2018[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5(5): 32-42. |
[8] |
舒展, 罗小燕. 新中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回顾与展望[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1(11): 13-21. |
[9] |
王娜, 胡联.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67-72. |
[10] |
程恩富, 谭劲松.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3): 5-8. |
[11] |
刘建华, 周晓, 马多. 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再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12): 35-39. |
[12] |
许友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模式--与吴敬琏先生讨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12): 41-46. |
[13] |
陈书生.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8): 45-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