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历程、属性特征与路径指向 |
于安龙 |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
|
|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是蕴含其中的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从其属性特征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特色之路、正确处理继承性与发展性关系的拓新之路、正确处理长期性与阶段性关系的递进之路、正确处理自主性与借鉴性关系的开放之路。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能够走得通、走得好的正确道路,其路径指向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先进政党领导、人民利益至上、立足中国国情等。不断坚持和继承以上有益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
|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
|
收稿日期: 2023-12-20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DJ010) |
作者简介: 于安龙,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15-316. [3]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28.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18. |
[1] |
刘泽. 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6(6): 79-85. |
[2] |
孔祥利, 侍萱. 《资本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共性、批判与超越[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5-16. |
[3] |
荣兆梓. 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历史的回顾[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4(4): 36-51. |
[4] |
周文, 司婧雯. 中国式现代化与宏观经济治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7(9): 5-14. |
[5] |
王勇.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国际关系变迁[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7(9): 46-55. |
[6] |
刘大志.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内涵、现实理路与实践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7(9): 39-45. |
[7] |
肖磊, 唐晓勇, 胡俊超.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规律、实践路径与世界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37-52. |
[8] |
叶凌寒, 李建建. 胡培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学术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5(7): 71-82. |
[9] |
李梁栋,吕景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14-24. |
[10] |
韩喜平,马晨钤. 西方经济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基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5-13. |
[11] |
乔榛,李丽娜.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40-48. |
[12] |
张建荣. 重读《资本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贡献——兼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40-46. |
[13] |
沈尤佳, 陈若芳.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47-55. |
[14] |
孙志艳. 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论》方案[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26-39. |
[15] |
程恩富, 陈健.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40(12): 14-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