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国际关系变迁 |
王勇 |
中国民航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00 |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最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摸索阶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形成阶段。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着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伴随着现代化的拓展和推进,在不同时期也进行着相应地调整和转变,以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对外关系之间辨证关系的剖析,我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我为主,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绝不能依附于西方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要独立自主,但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去拥抱世界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和处理矛盾问题,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演进,
国际关系,
西方化
|
收稿日期: 2023-04-20
|
|
基金资助: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设课题(JJSZKZ202211134) |
作者简介: 王勇,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5]邓小平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9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 [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17. [10]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90-191. [1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21. [1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
[1] |
周文, 司婧雯. 中国式现代化与宏观经济治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7(9): 5-14. |
[2] |
刘大志.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内涵、现实理路与实践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7(9): 39-45. |
[3] |
李梁栋,吕景春.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2(4): 14-24. |
[4] |
张建荣. 重读《资本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贡献——兼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40-46. |
[5] |
沈尤佳, 陈若芳.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转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47-55. |
[6] |
孙志艳. 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论》方案[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31(3): 26-39. |
[7] |
张旭,.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4(8): 5-15. |
[8] |
胡怀国. 资本要素的特性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梳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1(5): 16-25. |
[9] |
袁晓玲, 李思蕊, 李朝鹏. 为城市发展定标:“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逻辑意蕴与实践取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7(11): 34-43. |
[10] |
付振奇, 陈淑云.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约束条件下的功能发挥与演进[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6(12): 82-92. |
[11] |
薛睿.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法国出版传播的历史演进轨迹[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15-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