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及当代意义 |
乔榛 |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
|
|
摘要 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刻,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对此该如何理解?这里选择用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加以解释。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现象以独立的个体为出发点,突出个体选择的重要性。马克思经济学以“关系”或“经济关系”为出发点,从“关系”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从这样分析视角去分析经济循环,不仅可以发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经济循环的内在实现机制,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代世界经济循环变化的逻辑。用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还可以指导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
|
关键词 :
经济循环,
唯物史观,
经济关系
|
收稿日期: 2021-08-17
|
|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JYD219) |
作者简介: 乔榛,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收入分配研究。 |
[1]原倩.萨缪尔森之忧、金德尔伯格陷阱与美国自由贸易保护[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8(10):50-59.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林毅夫.新发展格局如何看如何落实[J].北京:经济研究,2021(1):4-8. |
[1]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2] |
付文军. 中国共产党百年扶贫工作的学术史回望与梳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6(12): 15-24. |
[3] |
谭虎娃.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唯物史观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24-32. |
[4] |
雪婷.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0-58. |
[5] |
朱哲, 何林.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15-22. |
[6] |
付文军. 《资本论》与资本主义“秘密”的破解[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7(9): 13-22. |
[7] |
顾钰民, 廉国强. 以《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逻辑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2(4): 16-21. |
[8] |
武 志. 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英国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对比为例[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9): 64-72. |
[9] |
陈勇勤, 杨丽丽. 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原理评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8): 55-60. |
[10] |
孙宇, 曾长秋. 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两个范畴再辨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9): 27-32. |
[11] |
吴宣恭. 运用唯物史观 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领会践行习近平关于加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讲话[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11): 5-9. |
[12] |
何干强. 要重视唯物史观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3): 11-15. |
[13] |
王天义. 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11): 1-5. |
[14] |
杨志. 马克思的世界观与《资本论》的方法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0(9): 13-20. |
[15] |
刘建华. 也谈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构筑--兼与丁霞、颜鹏飞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9): 40-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