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
|
关键词 :
中国经济学,
创新,
发展
|
收稿日期: 2017-10-18
|
|
作者简介: 简新华(194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1]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1-12. [3]简新华.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经济新常态[J].北京:经济研究,2016(3):21-2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94-597.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OL].人民日报,2016-5-19(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5/19/nw.D110000renmrb_20160519_1-02.htm. [6]简新华,余江.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北京: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6):4-1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
[1] |
韩立达, 何理. 人口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86-98. |
[2]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3] |
任曙明, 张婉莹, 李莲青, 刘丹.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101-112. |
[4] |
赵祥.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制度的历史演进与优势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88-100. |
[5] |
张俊山. 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市场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25-36. |
[6] |
刘桂芝, 白向龙. 新时代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共享发展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37-47. |
[7] |
贾利军, 陈恒烜. 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逻辑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5-14. |
[8] |
刘海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协调发展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34-39. |
[9] |
李天健. 新中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初次尝试及其长期影响——对156项工程的再审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103-112. |
[10] |
郎昆, 冯俊新. 国有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来自跨国比较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70-81. |
[11] |
徐志向. 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变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11-18. |
[12] |
王海杰, 齐秀琳.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28-38. |
[13] |
崔景华, 李浩研, 王昕. 中间品、最终品的关税政策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制造业2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93-102. |
[14] |
方兴起. 创立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是新时代的期盼——兼回应付才辉研究员的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48-59. |
[15] |
戴翔, 杨双至. 扩大开放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75-8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