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述——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
赵准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所, 北京 100084 |
|
|
摘要 传统理论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理解仅局限于《资本论》, 结合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对货币及资本的研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社会劳动” 概念是“ 价值” 的核心;货币首先是“ 社会劳动的代表” , 然后才是价值的表现;货币必然要转换为资本;资本追求增殖和无休止的流通、运动的属性, 才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普遍的、频繁的交换关系, 这才是马克思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交换关系” ;也只有这种经常的、有规律的交换行为所实现的价格水平和运动趋势, 才会是、同时也必然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 价值” 不是实际的、真实的活劳动, 只是对社会分工、劳动交换关系和市场运动结果及趋势的一种说明, 它是马克思创立的一种认识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它表达了马克思对平等的劳动关系的向往, 对劳动的尊重和在终极意义上的认可。
|
|
关键词 :
价值,
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交换问题,
直接社会劳动的代表
|
收稿日期: 2005-03-08
|
|
作者简介: 赵准(1969-), 女, 经济学博士,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
[1] |
朱巧玲, 闫境华, 石先梅. 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与转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17-27. |
[2] |
杨慧玲. 全球分工演进中的新发展格局:历史与现实[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17-28. |
[3]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4] |
韩文龙, 王凯军. 平台经济中数据控制与垄断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5-15. |
[5] |
刘兆国, 王云凤.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82-92. |
[6]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7] |
杨帅泓, 朱安东. 马克思-斯拉法生产价格体系下的利润率下降规律——对置盐定理的一个修正[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64-74. |
[8] |
范玉仙, 张占军.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效应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71-81. |
[9] |
乔晓楠, 李欣, 秦梦月. 非生产部门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全球格局[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14-26. |
[10] |
刘召峰.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一个批判性剖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33-44. |
[11]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12]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13] |
王丰.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积累模式的未来走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5-14. |
[14]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15] |
杨继, 刘柯杰. 区块链下互联网经济价值分配优化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82-9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