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资本主义的金融化[J]. 王年咏,陈嘉丽译. 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7(07):9-13,32. [2]约·阿·霍布森. 帝国主义[M]. 纪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1-292. [3]鲁道夫·希法亭. 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M]. 福民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430. [4]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213. [5]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 垄断资本—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M].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7:27-389. [6]戈拉德·A·爱泼斯坦. 金融化与世界经济[J]. 温爱莲译. 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7(07):14-21. [7]格·R·克里普纳. 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上)[J]. 丁为民等译. 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08(06):7-15. [8]杰奥瓦尼·阿瑞吉. 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利与我们社会的根源[M].姚乃强等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陈享光,袁辉. 金融化积累机制的政治经济学考察[J]. 北京:教学与研究,2011(12):45-52. [10]黎贵才,卢荻,刘爱文.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生产性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替代[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6(03):21-30. [11]尹兴,董金明. 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分析[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6(12):62-69. [12]张成思,张步昊. 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 北京:经济学动态,2015(6):56-66.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M]. 徐子健等译.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15]米歇尔·波德. 资本主义的历史:从1500年至2010年[M]. 郑方磊译.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6]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 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韩毓海.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86. [18]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 利率史[M]. 肖新明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9]尼尔·弗格森. 货币崛起[M]. 高诚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0]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M]. 天津编译中心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92. [21]费正清等. 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下卷)[M].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7-58. [22]弗朗索瓦·沙奈等. 金融全球化[M]. 齐建华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