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魁奈.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39. [4] 马克思.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瓦尔拉斯. 纯粹经济学要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6. [6]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7] 凯恩斯,汉森.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导读版[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8] 西斯蒙第.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1. [9] 王辉,马姗伊.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争[J]. 经济师,2006,(10). [10]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1] Davenport. Economics of Enterprise[M]. Hardpress Publishing,2012:25. [12] Cannan. Elementary Political Economy[M]. Hardpress Publishing,2012:1. [13] Pigou. Economics of welfare,3rd edition[M]. General Books,2010:1. [14] 罗宾斯. 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 [15] 萨缪尔森. 经济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 [16] 劳埃德·雷诺兹. 经济学的三个世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3] 列宁全集:第1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