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宁选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8. [3] 马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假定条件的现代修正及理论创新[J]. 学术研究,2007,(7). [4] 李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5] 刘冠军.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的主要方式及其发展走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6). [6] 程恩富. 马克思经济学与经济思维方法[J]. 学术月刊,1996,(10). [7] 刘冠军.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 刘冠军. 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J]. 科学学研究,2008,(1). [9]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 刘冠军. 论马克思"不费分文"的生产力思想[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8).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 刘冠军. 论科学价值库理论的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