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2010,(4) : 4-13. [2] 于学军. 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J]. 中国人口科学,2003,(1) : 11-16. [3] 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 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负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穆光宗. 中国的人口红利:反思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2008,(3) : 5-13. [5] 姚引妹.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人口红利视角[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 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 1) : 99-120. [7]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90. [8]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3-14. [9] 王亚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58. [10]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8. [11] 朱国宏.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4: 47. [12]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44. [13] 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4] 焦斌龙. 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1-82. [15] 国家教育部. 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R].2013-02-27. [16] 高级技工远比研究生枪手[N]. 齐鲁晚报,2013-02-20. [17] Lucas R E B. Is There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 to Income Inequality?[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77: 387-395. [18] 赵立涛. 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6,(3) : 98-109. [19] 卜长莉. 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0-121. [20] 梅荣海. 劳动力流动非金钱因素实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 : 25-28. [21] 中国农民工"生存感受"2013 年度报告出炉[R]. www. nmgw. org. cn.2013-03-06. [22] Scully G.W. Interstate wage differentials: A cross section analysi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757-773. [23] 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M]. 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 [24] 蔡昉. 超越人口红利[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25] 郑杭生. 漂泊与寻根[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