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思富士康不应脱离中国实际[N] . 环球时报社评,2010-05-31.
[2] 资本论: 第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299-300.
[3] 李小彤."十二连跳"的背后是隔绝与无助[N] .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05-28.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1: 48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920.
[7] 鲁品越. 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J] . 哲学研究,2006,(12) .
[8] 资本论: 第3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447.
[9]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10] 宋希仁.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劳资伦理[J]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5)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433.
[12] 贾英健,孔祥翠. 风险范式、资本逻辑与中国发展[J]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
[13] 王晓林,林风. 担心利润受到影响关注台企是否跟进岛内热议富士康加薪30%[N] . 环球时报,2010-06-03.
[14] 富士康连跳和本田罢工: 为了啥[EB/OL] http://www.hroot.com/contents/79/151915.html.2010-06-10.
[15] 刘志毅,杨继斌. 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N] . 南方周末,2010-05-13.
[16] 朗朗. 机器轰隆下新生代农民工心里在想什么[N] .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05-28.
[17] 刘进才. 劳动伦理学[M] .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18] 刘诚.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及其相互关系[J] .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
[19] 毛勒堂. 劳动正义: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J]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5) .
[20] P. 普拉利. 商业伦理[M] . 北京: 中信出版社,1999: 102-1031.
[21] 刘刚. 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人性假设[J]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5) .
[22] 刘进才.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护与企业伦理问题研究[J]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