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 [2]李彩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1):9-17. [3]师博,张冰瑶.新时代、新动能、新经济——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18(5):25-33. [4]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11):3-20. [5]刘志彪.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J].上海:学术月刊,2018(7):39-45+59. [6]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7]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北京:宏观经济管理,2018(7):4-6. [8]钞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J].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2-22. [9]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成都:经济学家,2019(2):66-73. [10]唐雪梅,黎德福.新双层竞标赛:重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J].上海:探索与争鸣,2018(10):72-79+142. [11]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12]张俊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J].长春:经济纵横,2019(1):36-44. [13]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西安:人文杂志,2018(2):26-3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4.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61-362.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41-245.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393.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9-520. [24]中国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2013-11-06(010). [25]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222-223. [2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27]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216-221. [28]谢富胜,王朝科.企业生产方式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N].光明日报,2018-09-04(A04). [29]Bruno Tinel.Why and How Do Capitalists Divide Labour? From Marglin and Back again through Babbage and Marx[J].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13(2):254-272. [3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1]Fikret Adaman,Pat Devine.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J].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3):329-355. [32]邱海平.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研究[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2(7):13-17+73.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0. [3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7. [35]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经济日报,2018-0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