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0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01). [3]郑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1):31-35. [4]姜长云.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重点、面临制约和政策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17. [5]罗必良.论农业新质生产力[J].改革,2024(4):19-30. [6]毛世平,张琛.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24(4):36-46. [7]高强,程长明.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逻辑思路与改革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4. [8]王琴梅,杨军鸽.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61-72. [9]侯冠宇,张震宇,董劭伟.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1):69-76. [10]邓少华,王哲,赵帮宏,李冰融.从产品控制到服务控制:数字化视角下国际四大粮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做法、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24(8):53-65. [11]卢华,陈仪静,胡浩,耿献辉.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1(3):36-49. [12]田红宇,付玮琼.农户务农劳动力质量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基于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调节视角[J].商业研究,2021(2):88-98. [13]李运美,佟光霁,王大庆.粮食安全视角下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3):1-13. [14]方琳娜,李建民,陈子雄,张洋,尹昌斌.日韩农田建设做法及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6):1-6. [15]盖庆恩,朱喜,程名望,史清华.土地资源配置不当与劳动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7(5):117-130. [16]陈振.农地流转风险: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及改进[J].农业经济问题,2021(6):76-88. [17]周娟,万琳.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规模化路径下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产生、运行与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23(7):76-87. [18]栾健,韩一军,高颖.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否保障农民种粮收益[J].农业技术经济,2022(5):35-48. [19]詹绍菓,宦梅丽.农业社会化服务、作物结构趋粮化与化肥减量施用[J].农村经济,2023(5):96-105. [20]王玉斌,李乾.农业生产性服务、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9(3):92-104. [21]钟真,蒋维扬,李丁.社会化服务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吗?——来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粮食生产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1(12):109-130. [22]罗明忠,魏滨辉.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碳减排作用:效应与机制[J].经济经纬,2023(4):58-68. [23]孔祥智,李愿.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机理、实践与策略[J].改革,2024(6):83-92.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7.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9. [28]冀名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J].农业经济问题,2018(3):9-15. [29]孔祥智,徐珍源,史冰清.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3-18. [30]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J].改革,2022(1):43-56. [31]张广辉,崔疏星.我国种子安全的基本内涵、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23(2):113-129. [32]Myrdal G.An American dilemma: 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M].1st ed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44:207-209. [33]刘峰,郭林峰,张建明,王蕾.煤炭工业数字智能绿色三化协同模式与新质生产力建设路径研究[J].煤炭学报,2024(1):1-15. [34]陈卫平等.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4(8):43-55. [35]李灯华,许世卫.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及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2(2):170-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