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北京:求是,2021(20):4-8. [3]燕连福,王亚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9. [4]陈娟.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16(12):34-38. [5]刘义圣,陈昌健,张梦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隐忧和改革路径[J].太原:经济问题,2019(11):81-88. [6]蓝文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创新探析[J].南宁:广西社会科学,2009(9):38-40. [7]王娜,胡联.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思考[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8(10):67-72. [8][20]贺雪峰.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经济[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85-192.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 [10]张文明,章志敏.资源·参与·认同: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2018(11):75-85. [11]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能改垮了[N].京华时报2016-4-29(004). [12]耿羽.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J].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2):14-19. [13]高鸣,芦千文.中国农村集体经济:70年发展历程与启示[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19(10):19-39. [14]武广汉.“中间商+农民”模式与农民的半无产化[J].广州:开放时代,2012(3):100-111. [15]王春光,单丽卿.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小农境地”与国家困局——基于西部某贫困村产业扶贫实践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8-47. [16]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J].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6. [17]王晓毅.重建乡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1):1-4.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2-20(002). [19]杨博文,牟欣欣.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研究:理论机制、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哈尔滨: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6):5-14. [21]李天姿,王宏波.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现实旨趣、核心特征与实践模式[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2):166-171. [22]刘小亮,王洪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J].武汉:党政干部论坛,2020(7):39-41. [23]吕方,苏海,梅琳.找回村落共同体: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来自豫鲁两省的经验观察[J].郑州:河南社会科学,2019(6):113-118. [24]陈亚东,郭淑敏,刘现武.西部地区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北京: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2):116-122. [25]洪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重构[J].成都:农村经济,2019(9):4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