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海舰,杜爽.推进共同富裕若干问题探析[J].重庆:改革,2021(12):1-15. [3]王春光.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基本定律与实践路径[J].北京:新视野,2022(3):19-27. [4]吴文新,程恩富.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现的前提与四维逻辑[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1(11):5-19. [5]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J].北京: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52-60. [6]李军军,李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内涵、制度保障和分配改革[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2(10):35-42. [7]黄国武,邵小风,涂伟.共同富裕背景下劳动者8小时工作制的思辨:守正与创新[J].武汉:社会保障研究,2021(5):26-38. [8]刘长明,董庆强.共同富裕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1(12):49-61. [9]刘占虎.从共同劳动到共享劳动:共享发展的劳动正义基础[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20(9):96-104+159-160. [10]田超伟.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81-91. [11]高巍翔,刘璐.“共同富裕社会”劳动正义的中国逻辑[J].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22(2):9-16. [12]徐志向,罗冬霞.人工智能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2(7):34-44. [13]付文军.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阐释[J].武汉:思想理论教育,2022(6):39-45.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15]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北京:求是,2021(20):4-8.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9.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李俊青,刘帅光.契约执行力与产业结构: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北京:世界经济,2016(6):124-148.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6.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3. [2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 [2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2. [2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01). [29]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北京:求是,2022(10):4-9. [30]蔡万焕.深化对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22-05-31.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