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北京:哲学研究,2003(8):16-22+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14. [15]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99-120.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 [1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9-1000.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2. [2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J].北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8):511-512. [21]石人炳.包容性生育政策:开启中国生育政策的新篇章[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98. [22]杨菊华.生育政策包容性:理论基础、基本意涵与行动策略[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5-85. [23]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206. [24]黄建军.唯物史观论域中的分配正义及历史生成逻辑[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21(8):78-97+205-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