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2024-08-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3]王朝科.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24(3):14-30. [4]任保平.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经济研究,2024(3):12-19. [5]孟捷,韩文龙.新质生产力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经济研究,2024(3):29-33. [6]洪银兴.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经济学动态,2024(1):3-11. [7]宋佳,张金昌,潘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6):1-11. [8]乔晓楠,马飞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分析框架:理论机理、测度方法与经验证据[J].经济纵横,2024(4):12-28. [9]史丹,孙光林.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4(4):12-30.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11]胡叶琳,黄速建.再论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J].经济管理,2022(12):28-45. [12]沈伯平.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J].红旗文稿,2024(10):26-28. [13]林毅夫,文永恒,顾艳伟.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基于基础设施的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22(6):15-26. [14]王思文,孙亚辉.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23):131-140. [15]柳学信,孔晓旭,王凯.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投票的证据[J].管理世界,2020(5):116-133. [16]李金城,姚毓春.数字经济赋能国有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24(6):9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