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2023(6):4-17. [2]涂圣伟.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2014,(9):73-82. [3]曹俊杰.工商企业下乡与经营现代农业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17,(9):63-72. [4]刘魏,张应良,李国珍等.工商资本下乡、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J].农业技术经济,2018,(9):4-19. [5]胡新艳,陈文晖,罗必良.资本下乡如何能够带动农户经营——基于江西省绿能模式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1,(1):69-81. [6]罗浩轩.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农业制度安排与农业工业化进程的理论逻辑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1,(3):4-16. [7]冯兴元,鲍曙光,孙同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22,(1):3-13. [8]焦长权,周飞舟.“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00-116+205-206. [9]张良.“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2016,(3):16-26+94. [10]赵祥云,赵晓峰.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17-22. [11]陈义媛.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J].开放时代,2016,(5):92-112+8. [12]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9-26+152. [13]陈晓燕,董江爱.资本下乡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一个典型案例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9,(5):65-72. [14]何毅.资本下乡与经营“脱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118-126. [15]刘守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J].经济研究,2022,57(2):18-26. [16]耿鹏鹏,罗必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建设农业强国——从产品生产到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转换[J].南方经济,2023,(1)1-1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19]王贻术.马克思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及其现实反思[J].理论视野, 2014,(6): 23-26+29. [20]考茨基.土地问题: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293-294. [21]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陈享光.收入分配理论的迷思与构建——兼论剩余分享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2021,(12):33-40.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26-327. [24]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4-525.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8. [28]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8.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30]Mann,S.A.,&Dickinson,J.M.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apitalist Agriculture[J].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1978,15(4):466-481. [31]J.B.Foster.The Ecology of Destruction[J]Monthly Review,2007,58(9):1-14. [32]陈义媛.资本下乡:中国农业转型的双重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292. [33]王宏波,曹睿.论公有资本的实践基础与理论地位[J].经济纵横,2020, (10): 39-46. [34]荣兆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范畴及资本作用两面性[J].中国经济问题,2023, (4): 1-11. [35]习近平.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N].人民日报,2022-05-01. [36]陈享光,张志强.中国持续反贫困的逻辑与路径——基于生产方式变革视角[J].经济纵横,2021,(12):4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