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陈锡文.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J].北京:农业经济问题,2022(5):4-9. [4]高海,朱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特别性与规则完善[J].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8-68. [5]房绍坤,宋天骐.“化外为内”与“以特为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的方法论建构[J].上海:探索与争鸣,2022(1):119-128+179. [6]陆雷,赵黎.从特殊到一般: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的省思与前瞻[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21(12):2-21. [7]贺雪峰.如何理解现阶段中国城乡差距——兼与叶兴庆、李实商榷[J].上海:社会科学,2022(6):137-145. [8]叶兴庆.扩大农村集体产权结构开放性必须迈过三道坎[J].北京:中国农村观察,2019(3):2-11. [9]衡霞.组织同构与治理嵌入:农村集体经济何以促进乡村治理高效能——以四川省彭州市13镇街为例[J].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21(2):137-144. [10]张晖.乡村治理视阈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J].南宁:广西社会科学,2020(11):51-55.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12-30(001). [12]杜鹏.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经营机制:类型与比较——基于村庄治理能力的视角[J].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2-63.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14]桂华.产权秩序与农村基层治理:类型与比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治分析[J].广州:开放时代,2019(2):36-52+6. [15]林星.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基于结构、方式、目标的分析[J].北京:科学社会主义,2023(4):115-12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52. [17]夏柱智,贺雪峰.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7(12):117-137+207-208. [18]龚云.新时代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3):18-26+155. [19]董帅兵,邱星.改革主体、改革逻辑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模式——以T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J].成都:农村经济,2021(8):98-108. [20]张晓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J].哈尔滨:农业经济与管理,2023(1):1-4. [21]周振.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实现形式:作用机理、主要障碍与政策体系[J].北京:宏观经济研究,2023(8):92-104. [22]江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烟台实践”的启示[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1):126-132. [23]李怀.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理论逻辑与机制构建[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1(8):79-87. [24]简新华,王懂礼.农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5):84-92+156. [25]贺雪峰.农民组织化与再造村社集体[J].广州:开放时代,2019(3):186-196+9. [26]林星,王宏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内涵、困境与出路[J].北京:科学社会主义,2019(5):115-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