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高风歧.《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38-41. [3]刘炯忠.论《资本论》创作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J].保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8-17+32. [4]程恩富.怎样认识《资本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J].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42-43. [5]孔扬.《资本论》叙述形式之于研究过程的从属关系——论抽象——具体方法的完整含义[J].南宁:广西社会科学,2012(6):43-47. [6]周勤英.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一点浅见[J].北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4):60-63. [7]黄志军.为什么马克思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及启示[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21(5):42-48+174. [8]吴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认识论变革——兼论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认识论建构[J].北京:哲学研究,2021(2):18-29+126. [9]王峰明,王璐源.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走过的“两条道路”——就马克思《导言》的论述与吴猛教授商榷[J].广州:学术研究,2022(3):29-35+177.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9. [14]乔虎,竭长光.重新认识《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驳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曲解[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0(3):65-72. [1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36-237. [17]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