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洪涛. 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国家政治制度结构理论分析模型[J]. 北京:科研管理,2009(3):1–8. [2] 严冀,陆铭. 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J]. 上海:世界经济文汇,2003(3):55–66. [3] 周黎安.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注意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 北京:经济研究,2004(6):33–40. [4] 张瞡,沈坤荣. 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财政分权背景的实证研究[J]. 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08 (6):122–141. [5] 田伟. 考虑地区政府因素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中国宏观经济现象解读[J]. 北京:管理世界,2007(5):16–23. [6] 顾元媛,沈坤荣. 地区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12(10):77–88. [7] 平新乔. 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J]. 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50–58. [8] 李涛,周业安. 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北京:管理世界,2009 (2):12–22. [9] 李林木,郭存芝. 巨额减免税是否有效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 北京:财贸经济,2014(5):14–26. [10] 颜克益,芮明杰,巫景飞. 产业集聚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998 –2007)的研究[J]. 北京: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57–67. [11] Jin,H.,Y. Qian and B.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s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5):1791–1742. [12] 陈硕. 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J]. 北京:经济学(季刊),2010(7):1427–1466. [13] 龚锋,卢洪友. 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J]. 北京:管理世界,2009(1):10–21. [14] 龚锋,雷欣. 中国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J]. 北京:统计研究,2010(10):47–55. [1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北京:心理学报,2004 (5):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