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 .财经科学,2004,(3):103-107.
[2] 钟春洋.在方法论上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J] .经济学家,2007,(5):5-10.
[3]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杨玉生,杨戈.价值、资本、增长--兼评西方国家劳动价值论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 列宁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1] 苏联哲学研究所.〈资本论〉的哲学与现时代[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4] 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 .经济学动态,2001,(3)
[15]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6] 杨继国.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推导的供求曲线模型[J] .学海,2009,(1):84-89.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8] 〈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四集[G]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9] 陈永志等.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