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1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布洛维3] 布洛维.公共社会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71.
[4] 许光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再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改革开放30年成功实践的理论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8(10):1-6.
[5] 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6]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7]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30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
[9] 诺布尔.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89.
[10] Lazonick, Willia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M]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49.
[11] 许光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J] .江汉论坛, 2008(4):10-14.
[12] 许光伟.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代范式[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9):6-11.
[13] 罗雄飞.转形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拓展[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4] 许光伟.劳动价值论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论特性与建构[J] .财经研究, 2008(4):62-71.
[15] Foley, Duncan. On Marx's the ory of money[J] .Social Concept, 1983, 1(1):5-19.
[16] 葛兰西.狱中杂记[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354.
[17] Burawoy, Michael.Fora Sociological Marxism: The Complementary Convergence of Antonio Gramsci and Karl Polanyi[J] .Politics&Society, 2003, 31(2):193-261.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