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4] [ 20] 李惠斌.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 J] .理论经济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5 ,(1). [ 2] 刘桂斌.论通向马克思“ 自由人联合体” 设想的过渡性的两个产权制度模式[ J] .当代经济研究, 1997 ,(5). [ 3] 湛泳、刘长庚. 论劳动产权的形成[ J] . 求索,2005 ,(1). [ 4] 魏建国.近代西方劳动产权的确立及其现代化启动[ J] .理论与现代化, 2005, (2). [ 5] 张亚斌.按劳分配:劳动产权的经济实现[ J]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6, (6). [ 6] [ 13] 张亚斌.劳动产权:重构国有企业制度的另一支点[ J] .金融与经济, 1996, (8). [ 7] 郭继强.劳动力产权与劳动产权之辨析[ J] .经济体制改革, 1996, (2). [ 8] 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2、188. [ 9]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 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59-60. [ 10] [ 11] [ 18] [ 19] [ 25] 资本论(第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90、196 、56-57、191. [ 12] 湛泳、饶晓辉.劳动产权与联合产权制度[ 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4). [ 15] 李炳炎、王小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产权理论[ J]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2005 ,(11). [ 16] [ 17] 洛克.政府论(下篇)[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19 、19. [ 22] 孔陆泉.略论劳动产权和资本产权长期并存[ N].光明日报, 2004 -11 -02. [ 23] 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2,(2). [ 24] 裴小革.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 N] .光明日报, 2004 -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