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3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争鸣与探索
改革开放论坛
本刊特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财政与金融
 
       本刊特稿
5 美元权力的溯源、异化与世界反霸之路——以俄乌冲突中的货币战为鉴
李建平, 陈娜
强大的国家信用、成熟的金融体系以及领先的科技军事实力铸就了美元霸权,也使美元在权力异化之路上愈行愈远。在俄乌冲突的货币战中,美元遭遇“卢布结算令”,使美国陷入大宗商品流动性危机及恶性通货膨胀。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秩序已失公允、信用不堪一击,致使世界结成反霸统一战线。这加速了各国去美元化的进程,撼动了美元“一币独霸”的世界货币地位。在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人民币国际化欲行稳致远,必须坚持党管金融不放松,树牢为经济服务的金融观,并跑、领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人民币结算功能,守好资本项目的核心门,理好外汇储备之财。
2023 Vol. 338 (10): 5-17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1873 KB)  ( 614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8 作为历史科学的《资本论》——纪念马克思逝世140周年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2023 Vol. 338 (10): 18-26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1430 KB)  ( 127 )
27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40周年
孟飞, 孟德强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域,对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及其统治形式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指证了资本现代性文明境遇下人的现代性困境。对于革命的马克思来讲,理论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此岸世界的真理”以完成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更在于追寻“彼岸世界的道路”以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重构。立足于“建构新社会”的实践立场,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探索了超越资本现代性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历史辩证逻辑为现时代中国现代性的创造性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资源,启迪我们要在辩证审视现代性的基础上超越资本现代性、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现代性、在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统一中构建现代性。
2023 Vol. 338 (10): 27-37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1504 KB)  ( 10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38 利润全民共享:国有企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与路径
江剑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是国有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而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共同需要则是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的实践指向。国有企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在增强国家再分配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要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需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核心,坚持分类改革原则,继续发挥上缴净利润和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既有共享路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共享规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与直接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前调节作用,下调基本民生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融资成本,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居民之间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
2023 Vol. 338 (10): 38-55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1918 KB)  ( 128 )
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粮食安全政策及时代启示
罗海平, 桂俊练, 张显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粮食政策按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程度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自由购销阶段(1949-1952)、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阶段(1953-1977)、改革开放后“双轨制”阶段(1978-1993)、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阶段(1994-2003)、粮食系统支持保护阶段(2004-2014)及粮食安全系统性巩固阶段(2014-2021)等阶段。尽管每个阶段粮食政策内容、政策目的以及政策效果不同,但粮食政策的调整都遵循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符合不同主体的利益调整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改革需要,其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粮食安全政策演进逻辑。新时代粮食安全政策应服务于新的粮食安全观,着眼于保障粮食产能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粮食结构安全、粮食贸易安全和粮食要素安全。
2023 Vol. 338 (10): 56-67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516 KB)  ( 179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68 市场社会主义是与科学社会主义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
石镇平, 白艺娟
市场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而市场社会主义却否定这两大理论基石,从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的;而市场社会主义却否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市场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市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其最终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的,与市场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原则区别。科学说明市场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揭露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划清市场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3 Vol. 338 (10): 68-78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1511 KB)  ( 144 )
       争鸣与探索
79 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变革与经济危机
闫培宇
数字资本的繁荣源自于资本生产数字化的革命性影响。资本生产数字化改变了直接生产过程,在后福特主义转型中完成了非物质劳动对物质劳动的支配。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实现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生产升级,也激化了数字资本生产的内在矛盾。由于数字资本生产的内在矛盾,资本生产数字化产生出新的经济危机形式。从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历史看来,数字资本推动的数字技术发展并不能够超越资本主义,更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生产领域的痼疾。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今天,剖析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变革与危机具有深远的反思与启示价值:即只有将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数字中国之路。
2023 Vol. 338 (10): 79-87 [摘要] ( 75 ) HTML (1 KB)  PDF (1423 KB)  ( 235 )
       改革开放论坛
88 论人工智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化及现实启示——基于2000年以来美国数据的研究
张国胜, 严鹏
对照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科学技术的异化论,人工智能在美国的应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与工人就业的不断萎缩;机器功能的日益强大与工人技能的不断退化;生产效率的巨大飞跃与工人收入的不断下降;资本统治范围的不断拓展与工人反抗的愈发激烈。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人工智能在美国应用的对话,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并不是科学技术自我发展的结果,而是“技术逻辑”与“资本逻辑”合谋的产物;人工智能仍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与资本统治工人的帮凶,带来的变化只是“机器制造机器”的深化以及“自动化”的深化;异化的根源仍然是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迷思与忧虑在本质上仍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劳动者对机器统治工人的担忧的进一步发展,这是资本与工人对立不断加剧的表现。
2023 Vol. 338 (10): 88-97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1435 KB)  ( 305 )
98 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工业机器人数据的实证研究
邓荣荣, 肖湘涛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以工业机器人为表征的工业智能化得以迅速发展,这为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精准决策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契机。以工业机器人发展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探究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在作用机制上,工业智能化通过技术进步、能源优化、多元化产业集聚等渠道促进了区域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工业智能化对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雄厚、财政支持力度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明显;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的绿色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各区域要加强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结合,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综合性考核指标,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间联合协作,不断畅通要素流动,增强市场活力,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2023 Vol. 338 (10): 98-113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1705 KB)  ( 226 )
       财政与金融
114 货币政策对财富第三次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扶贫的经验证据
林朝颖, 朱明轩, 韦莉芹
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财富第三次分配,对于完善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机制理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将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企业扶贫为切入点,基于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扶贫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向激励了企业扶贫投入规模,处于成熟期、客户议价能力低以及有女性高管的企业扶贫投入规模受货币政策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企业信贷规模增加企业扶贫投入。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扶贫的支持与引导,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信贷资源配置因素,进而扩大企业扶贫投入规模,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023 Vol. 338 (10): 114-128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1684 KB)  ( 296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