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2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争鸣与探索
改革开放论坛
本刊特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本刊特稿
5 从货币本质论美元霸权
刘永佶
货币是国家以其权威或指定的特殊商品为普遍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国家管控经济的必要方式。随着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后资本的国家化和全球化进程,现代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和中心,美国的货币美元也变成“世界货币”并发挥其对世界经济的霸权。美元霸权的条件是美国的资本雇佣劳动制的巩固,并具体化为适当的经济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并建立了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和操纵体系;大资本财团重点投资高新技术研发,保持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保证在军事上对全世界的震慑与干预;建立以货币发行为中心的系统的金融机构和运行机制,以及精致的金融科技管理和运营。
2022 Vol. 326 (10): 5-16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1509 KB)  ( 185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7 重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乔虎
将《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表象具体—抽象——思维具体”机械对应的解读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马克思辩证方法的内涵。就马克思阐述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具体语境来看,是马克思针对考夫曼所认为的“《资本论》的叙述形式是德国唯心论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容是实在论”这样一种误读而作出的专门的回应和说明,这一回应的目的在于表明《资本论》辩证方法的唯物主义性质。究其根本,考夫曼产生误读的根源并不在于他忽视了马克思实际的研究工作,而在于他割裂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和“叙述”的内在统一性。因此,回归文本及其具体语境,探究辩证法在“处理材料”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结构”为视角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进行总体性解读,考察马克思辩证法不同于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特质,对于科学地把握《资本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022 Vol. 326 (10): 17-25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127 )
26 论资本的“加速”特性
孙志艳
资本具有“加速”特性。资本只有在“加速”运动中才能实现快速增殖的目的。资本“加速”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总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幼虫的资本植根于“生产的隐秘之处”,它需要“加速”运动,发育为富含更多剩余价值的蝶蛹;在流通过程中,资本像毛虫一样,更需要“加速”运动来实现剩余价值,以规避发生价值革命使其贬值;在更为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作为蝴蝶的资本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也需要不断“加速”。资本不断地“加速”运动使其呈现出三种面相:“加速”物的增殖而使人“加速”贬值;“加速”向自然索取而又“加速”破坏自然;“加速”创造着文明又在“加速”摧毁着文明。资本“加速”所带来的物的增殖,是通过“加速”剥削雇佣工人而获取的。
2022 Vol. 326 (10): 26-34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1354 KB)  ( 15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内涵、制度保障和分配改革
李军军, 李建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处理好效率与公平、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次分配中的引导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2022 Vol. 326 (10): 35-42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343 KB)  ( 536 )
43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
赵春玲
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孕育了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优秀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厚基础和文化资源。必须深刻认识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地位和价值,重构与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及其经济思想的联系。中国经济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些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其中,“经世济民”与“以民为本”,经济与文化一体、与伦理道德同构,经济与生态和谐统一,以及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合思维等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元素,是理论经济学中国因素的重要特色;此外,传统经济思想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经济学理念和卓越的经济分析,至今仍具有现实借鉴价值。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汲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方向。既要注意继承某些传统经济命题的“抽象意义”“一般意义”,又要注意扬弃和发展它们的“具体意义”“特殊意义”,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经济实践要求,推动其内涵创新、形式转化及语境重构,使之与当代经济思想相适应、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协调。
2022 Vol. 326 (10): 43-50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1348 KB)  ( 270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51 效用理论的百年流变、内在逻辑及其局限性
裴宏, 李金凤
从1870年到1960年间西方效用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序数革命不是一次成功的理论变革;相反,它是多个竞争性理论之间复杂且具有偶然性的妥协过程,因此当代西方效用理论包含了诸多不相容元素。从测量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出,当代西方效用理论同时包含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的多个元素,含有难以调和的固有矛盾;从目标、准则和范式变迁三个维度来看,西方效用理论的发展以保护自身体系为优先目标,规范性而非实证性是理论演化的准则,其演化逻辑不完全符合“硬核—保护带”理论。这是由效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所决定的,也决定了效用理论的局限性。
2022 Vol. 326 (10): 51-63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830 )
       争鸣与探索
64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与发展——纪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
岳宏志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存在较多争议,在长期的讨论和争辩中大致形成了“宽派”“窄派”和“中派”三种观点。何炼成先生正确领悟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反映一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根本思想,特别强调生产关系在划分生产劳动问题上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炼成学派。陆立军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何炼成先生的基本思想,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何炼成先生的方法论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表明,我国经济学界大多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首先,马克思没有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其次,马克思有两个生产劳动定义:一是生产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一是生产商品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最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区分的前提和基础是雇佣劳动。
2022 Vol. 326 (10): 64-76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1518 KB)  ( 294 )
77 “自然权利”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悖谬——马克思论证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切入点和基本环节
刘道一, 许卫岳
“自然权利”概念是资本主义统治的意识形态建构,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有其进步性,并通过《独立宣言》等关键文献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基。但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全面确立,自然权利论所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基于生命存在而获得的平等的权利,却与资本主义现实制度形成矛盾。这首先体现在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上,资本所有者以其所有的资本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权,并且无偿占有劳动力在超过其“价值”的使用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雇佣劳动是自然权利主体依据契约与资本家进行交换,但劳动者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却不能归劳动者本人所有,这显然违背且侵犯了劳动者主体的自然权利。正是以这一关键环节为切入点,马克思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深刻而准确地揭示了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悖谬,并以改造了的权利观念达致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规定。
2022 Vol. 326 (10): 77-87 [摘要] ( 55 ) HTML (1 KB)  PDF (1445 KB)  ( 113 )
       改革开放论坛
88 对外开放空间重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黎峰
传统“向东开放”模式下,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面对发达国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努力扩大“向西开放”。对外开放空间的布局调整客观上有利于区域发展差距的收敛,其传导机制为“向西开放”加速了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及出口能力提升,此外,区域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国内技术溢出及资源配置优化。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向西开放”的层次水平有待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分化”等潜在的问题与矛盾。以对外开放空间重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努力扩大“一带一路”共建“朋友圈”,提升新兴市场能级和活力;以各类高标准区域经贸谈判为契机,推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向东开放”;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有序引导国内产业梯度转移。
2022 Vol. 326 (10): 88-100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2873 KB)  ( 241 )
101 流通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门限效应——基于全国26个都市圈面板数据的分析
杨守德, 张天义
流通产业集聚在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居民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利用2010~2019年我国26个都市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流通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即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都市圈对其辐射区域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果越大。流通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还存在门限效应,即当集聚程度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时,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效应远大于超过门限值的促进效应。因此,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则既要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集聚优势,又要消除流通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即需通过充分发挥都市圈流通产业的辐射作用、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协调区域产业布局、加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推动流通产业科学合理集聚,以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22 Vol. 326 (10): 101-115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773 KB)  ( 186 )
       争鸣与探索
116 IPO制度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熵平衡匹配法的研究证据
毛志宏, 窦雨田
以20080~2016年在A股成功发行上市的企业为处理组样本,以A股已上市企业为控制组样本,从企业构造盈余管理的成本和收益的视角,对IPO企业和已上市企业构造盈余管理自身特征因素进行熵平衡匹配后,观察IPO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结果发现:目前我国IPO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仍存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问题。IPO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不仅考虑到其受到的IPO激励,同时也是企业结合自身的财务和环境状况对盈余管理成本和收益进行判断的结果,当对企业的财务和环境状况实现样本间的熵平衡匹配后,IPO企业的上市前后的盈余反转现象也被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匹配后的企业盈余管理测度对IPO企业定价效率以及后续业绩的影响皆有所减弱。所以,要想真正解决IPO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除了需要股票审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还需要整个市场环境、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的全面配合。
2022 Vol. 326 (10): 116-128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1545 KB)  ( 1110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