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0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争鸣与探索
改革开放论坛
会议综述
财政与金融研究
本刊特稿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本刊特稿
5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何自力
2021 Vol. 306 (2): 5-7 [摘要] ( 323 ) HTML (1 KB)  PDF (407 KB)  ( 351 )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丁堡骏
2021 Vol. 306 (2): 8-10 [摘要] ( 259 ) HTML (1 KB)  PDF (604 KB)  ( 313 )
11 坚持《资本论》原理,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张衔
2021 Vol. 306 (2): 11-13 [摘要] ( 288 ) HTML (1 KB)  PDF (446 KB)  ( 263 )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张旭
2021 Vol. 306 (2): 14-16 [摘要] ( 267 ) HTML (1 KB)  PDF (445 KB)  ( 256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7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
乔榛, 刘晓丽
收入分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其地位已不再是生产的被动结果,它开始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认识收入分配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把收入分配放在生产过程或经济运行中加以理解,揭示了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资本逻辑和竞争逻辑,分析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以及收入分配方式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的逻辑。认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逻辑,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对于理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形成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306 (2): 17-24 [摘要] ( 492 ) HTML (1 KB)  PDF (1094 KB)  ( 620 )
25 数据霸权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新型掠夺
刘皓琰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之一,数据占有的不平等会引发经济社会中权力的不平等。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量化部门的发展和大规模监控体系的构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了数据霸权,并以此为基础进入了新的帝国主义阶段,即数字帝国主义阶段。数字帝国主义凭借对数据的垄断,通过创新霸权、平台垄断、制造需求等方式在多个领域施行了新型的对外经济掠夺方式。为了应对数据霸权,必须在技术层面和数据保护层面双重发力,以技术和法律手段迫使数字帝国主义国家失去对数据资源的统治力。
2021 Vol. 306 (2): 25-32 [摘要] ( 565 ) HTML (1 KB)  PDF (1362 KB)  ( 638 )
       争鸣与探索
33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一个批判性剖析
刘召峰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剖析其中的科学成分与缺陷。孙冶方把价值理解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起作用,这对于批判“自然经济论”和“不讲经济效果”的政策措施与制度设计是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建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也有重要缺陷:把价值理解为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从而把价值这一“历史性存在物”永恒化了;关注了劳动量和价值量问题,却忽视了马克思对价值的根本性追问——“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强调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共性,却弱化了它们的特殊性和本质区别。孙冶方价值理论的缺陷,跟他不重视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探讨和对拜物教性质的剖析有关。
2021 Vol. 306 (2): 33-44 [摘要] ( 370 ) HTML (1 KB)  PDF (1742 KB)  ( 197 )
45 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的分析
易淼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各届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同中国流域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有力推动了流域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流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流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并在其指导下坚持以系统论方法为遵循,促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流域经济发展利益共建共享水平;坚持以“两山论”理念为引领,实现流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保障,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 Vol. 306 (2): 45-54 [摘要] ( 310 ) HTML (1 KB)  PDF (1674 KB)  ( 371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55 大卫·哈维“空间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批判限度
熊小果
《资本的限度》是大卫·哈维“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扛鼎之作,尔后系列著作均是《资本的限度》的衍生物。价值与空间的整合、“三块危机”与“时空修复”是哈维“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结构,空间(地理)、价值流动、过度积累、固定资本、金融系统是其重要范畴;劳动价值本体的流通化、资本矛盾性质的空间化、阶级结构关系的权力化是其逻辑实质;预设独立的空间视角、缺乏大写的历史逻辑、虚化主体的空间革命是其理论局限。哈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论》进行的空间化、经验式的降维改写。
2021 Vol. 306 (2): 55-63 [摘要] ( 431 ) HTML (1 KB)  PDF (1456 KB)  ( 522 )
       改革开放论坛
64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绩效——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胡兵, 王肖平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全球投资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面临深刻调整背景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蕴涵。基于2012~2018年2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效应在倡议实施后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改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均有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非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对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应根据企业类型特征实施精准政策,一方面,鼓励我国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发挥潜能,提升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1 Vol. 306 (2): 64-74 [摘要] ( 328 ) HTML (1 KB)  PDF (1506 KB)  ( 175 )
75 数字技术提升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机理与路径
黄蕊, 李雪威
明晰旅游产业效率锁定的成因并助力其效率提升,对于新时期实现我国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规模报酬递增、转换成本偏高与认知局限强化了旅游产业对现行技术与制度体系的路径依赖。而数字技术则恰好能够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提升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数字技术可以拓展旅游市场的认知边界,创造全新的旅游应用场景,并在旅游产业内部形成一条更具优势的技术轨道。同时,数字技术“链接、集聚、赋能”的技术特性也将引致我国旅游产业实现去中心化、平台化和柔性化的全新组织结构。在这种开放竞合的关系下,我国旅游产业将最终实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我国还需要从人才培养、市场机制和智能化意识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为旅游产业的效率提升扫除现实障碍。
2021 Vol. 306 (2): 75-84 [摘要] ( 409 ) HTML (1 KB)  PDF (1499 KB)  ( 840 )
       财政与金融研究
85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申嫦娥, 史海霞
由于受到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的制约,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投资效率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则通过税收竞争方式争夺资本以促进民营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在此背景下,以2002~2018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过度的税收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间合理的资本流动,同时在资本流动过程中,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导致税收竞争促进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上升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竞争通过资本流动促进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政策效果在南方地区与第三产业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地方政府需要以适度税收竞争、完善资本市场制度、降低资本错配效率为前提,同时考虑南北差距、产业间的不同特征,才能提高辖区内民营企业投资效率。
2021 Vol. 306 (2): 85-95 [摘要] ( 353 ) HTML (1 KB)  PDF (1395 KB)  ( 380 )
96 后危机时代中国减税政策的宏观影响和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汪川, 姚秋歌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手段。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间接税和直接税的减税政策,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减税政策能够通过拉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起到抚平经济周期和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间接税可以在短期内对经济起到明显的刺激效果;而直接税的长期作用更为明显;直接税减税政策的乘数效果大于政府消费性支出,而间接税减税的乘数效果则低于政府消费性支出。因此,短期内政府消费性支出政策效果更为明显;但在长期,直接税减税的作用更为突出。
2021 Vol. 306 (2): 96-104 [摘要] ( 437 ) HTML (1 KB)  PDF (1368 KB)  ( 496 )
       会议综述
1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当代视阈——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东民, 黄德威
2021 Vol. 306 (2): 105-112 [摘要] ( 309 ) HTML (1 KB)  PDF (1081 KB)  ( 507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