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9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争鸣与探索
改革开放论坛
财政与金融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5 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
张作云
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探索的过程。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宽阔的研究视野和革命的批判精神、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创立这一理论的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得出的结论,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过程及其基本要件和关键之点,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0 Vol. 297 (5): 5-16 [摘要] ( 361 ) HTML (1 KB)  PDF (1401 KB)  ( 572 )
17 房价内生与货币政策危机——基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分析
李善燊, 王君萍
基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相关论点,文章试图探讨房价内生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揭示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的资本主义矛盾内核和发展必然。研究认为,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天然地将利息、地租与房价关联,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下房价内生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终运转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资本家集团内部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失衡,突出表现在货币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围绕房价对剩余价值的过度攫取,产业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份额相对不足,剩余价值分配结构不利于产业资本的有效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运转机制遭到干扰和破坏。只有打破围绕房价的利益固化,优化发展主体价值分配关系,振兴产业资本,才有利于矫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转型与健康发展。
2020 Vol. 297 (5): 17-27 [摘要] ( 344 ) HTML (1 KB)  PDF (1439 KB)  ( 52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8 “一带一路”建设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历史超越
王生升
中国的崛起对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等级结构形成重大冲击,作为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治理是资本积累的制度性约束机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积累活动发挥着引领作用,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真正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致力于谱写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合作蓝图,它不仅开启了世界经济体系积累新周期,更是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历史超越。
2020 Vol. 297 (5): 28-36 [摘要] ( 346 ) HTML (1 KB)  PDF (1284 KB)  ( 243 )
37 共同富裕思想探源
刘长明, 周明珠
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求索之路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华文化中“以天下物利天下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共同富裕思想萌芽,彰显了损益之道;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假想与局部试验,虽然空想但不失其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晰了人类走向共同富裕的方向和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开拓与实践探索,与时俱进;新时代包括共享发展理念在内的共同富裕思想,大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开显出共同富裕大道。厘清古往今来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关涉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
2020 Vol. 297 (5): 37-47 [摘要] ( 390 ) HTML (1 KB)  PDF (1346 KB)  ( 582 )
       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48 当代货币的权力:大卫·哈维的货币理论研究
蒋海曦, 佘赛男
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对当代货币的权力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了深刻地揭示。大卫·哈维认为当代货币可以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储存社会权力的工具,是权力拜物教的符号和伪装,货币的社会权力往往与其他方面的权力紧密联系,并通过国家与行业的权力来体现。大卫·哈维强调当代货币权力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与其表现的社会价值不同,这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社会价值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巨大差距。大卫·哈维认为随着当代技术发展,货币数量会失控,从而扩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恶劣品行的空间,对社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针对当代货币的社会权力,大卫·哈维希望创造理想的交易工具来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2020 Vol. 297 (5): 48-57 [摘要] ( 345 ) HTML (1 KB)  PDF (1298 KB)  ( 531 )
58 客观主义、主观效用、可行能力:阿马蒂亚·森的治贫观
张娜娜
在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方法中,客观主义的收入方法和主观主义的效用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通过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的方法,能够克服收入方法和主观效用方法的不足,认识到贫困中的可行能力缺失与脱贫的能力发展问题。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我国当前消除深度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
2020 Vol. 297 (5): 58-65 [摘要] ( 262 ) HTML (1 KB)  PDF (1221 KB)  ( 183 )
       争鸣与探索
66 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全球积累逻辑下贸易战的本质——兼论经济全球化转向
李策划, 李臻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构建的积累体系。在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中国的发展路径逐渐跳出了美国金融垄断资本构建的全球积累体系。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代表金融垄断资本,试图通过贸易战把中国重新纳入其构建的全球积累体系,以缓解美国资本积累困局和国内生产关系危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为打赢贸易战提供了坚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全球化转向,即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全球化转向以提高全球协作和社会生产力为目的的全球化。
2020 Vol. 297 (5): 66-76 [摘要] ( 380 ) HTML (1 KB)  PDF (1600 KB)  ( 589 )
7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分担优化研究
秦卫波, 高锦杰
在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成本如何分担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分担主体的不同,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可以分为私人发展成本和社会发展成本。通过构建实证模型,以吉林省数据为例,测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发现社会发展成本总额是私人发展成本总额的近4倍,而社会发展成本总额中的20%为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成本支出。因此,为了优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分担,应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率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0 Vol. 297 (5): 77-84 [摘要] ( 281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504 )
       改革开放论坛
85 少子化与经济增长:日本难题与中国镜鉴
王晓峰, 全龙杰
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2012年以来的“安倍经济学”亦无法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且其第二阶段的目标在经济和人口层面都面临失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受到少子化的负向影响。战后的经济和人口数据显示,日本的经济增长与少子化进程之间存在长期协同关系,二者在变动的趋势和时间点上高度一致。对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表明:长期的少子化导致日本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进而拉低了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少子化持续抑制日本的潜在经济产出,且这种抑制作用日益增强。中国应及时展开应对,阻止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在中长期维持合理的人口结构,保障经济稳定增长。
2020 Vol. 297 (5): 85-92 [摘要] ( 309 ) HTML (1 KB)  PDF (1296 KB)  ( 874 )
93 高质量发展:践行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中国道路
赵敏, 高露, 王鹏
社会化大生产蕴含着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一种是以价值生产为目的、将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手段的“颠倒”的发展逻辑;一种是以使用价值生产为基础、将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作为根本目的的“真正”的发展逻辑。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正在践行的是后一种逻辑,即以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为根本目的的“真正”的发展逻辑。在此过程中,中国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任务,制定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实现路径。高质量发展就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在完成高速发展、迈向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的发展战略,它的实现依赖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2020 Vol. 297 (5): 93-101 [摘要] ( 578 ) HTML (1 KB)  PDF (1281 KB)  ( 555 )
       财政与金融研究
102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南永清, 宋明月, 肖浩然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驱动下,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金融机构对物理网点的依赖,凭借对消费者动态行为信息的有效掌握,推动了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门槛下移,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支持程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呈现出更高的消费效应。此外,从数字金融发展演变趋势来看,数字金融在期初表现出明显的“长尾”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多数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逐渐高度趋同。因此,我国应该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包容性数字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普惠效应。
2020 Vol. 297 (5): 102-112 [摘要] ( 782 ) HTML (1 KB)  PDF (1626 KB)  ( 1159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