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15
1
2000年的美国经济: 一个马克毛主火的分析
里查德·D·伍尔夫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了当前美国的“ 新经济” , 认为美国的“ 繁荣” 是特定和暂时历史条件的特殊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寻找到永久增长的动力。美国的“ 繁荣” 是以工人实际工资的降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破裂、政府的干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为代价的, 因而存在着潜在的矛盾和危机。要真正克服危机, 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
2001 Vol. 0 (1): 1-6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141 KB) (
240
)
7
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
林致远
马克思曾就公平分配问题提出过一系列观点, 比如, 他赋予公平分配与平等分配以不同的经济学内涵, 此间体现了他的发展的公平分配观; 同时, 他还意识到了效率与平等之间的替代关系; 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对我国当前探讨与解决公平分配向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2001 Vol. 0 (1): 7-11 [
摘要
] (
218
)
HTML
(1 KB)
PDF
(64 KB) (
913
)
12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我国下岗再就业
陆燕春
马克思把经济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就业问题, 从而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二重规定性以及劳动就业发展趋势的内在规定性。
2001 Vol. 0 (1): 12-15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228 KB) (
253
)
16
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
丁堡骏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体系, 从研究对象、方法到具体理论观点, 都有许多科学成份。尤其在思想倾向上, 他主张经济理论体系重建, 要向古典经济学回归, 要批判新古典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但斯拉法不是从价值分析出发, 研究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 而是相反,他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出发, 反推价值关系。因此, 斯拉法的生产方程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
2001 Vol. 0 (1): 16-20 [
摘要
] (
243
)
HTML
(1 KB)
PDF
(324 KB) (
587
)
21
应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生产方式
邱泰如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序言中说, 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对其中的“ 生产方式” 的真义, 至今仍存在歧见。本文认为,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这样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相符合, 与《资本论》的叙述方法相契合, 与《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的有关术语的真义相一致, 也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统一
2001 Vol. 0 (1): 21-24 [
摘要
] (
268
)
HTML
(1 KB)
PDF
(304 KB) (
470
)
25
多代妊济衍生2001年第飞期张闻天的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成保良
张闻天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 论述了我国革命各个时期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发表了许多重要独创见解, 在很多方面发展、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理论财富, 特别是他在建国前讲的我国新民主主义建设中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 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都应该加以发展的论点,社会主义经济要开放市场,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建立有领导有调节的市场和价格的论点, 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2001 Vol. 0 (1): 25-28 [
摘要
] (
201
)
HTML
(1 KB)
PDF
(539 KB) (
484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