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6-11-15


 
5 对《资本论》第三卷与《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两种不同地租量规定理论的探讨
潘永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不仅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 就其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来说, 是非常完整和科学的。然而, 我们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研究, 还很不够深入, 有些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认为,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各种形式的地租量规定的表述, 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规定, 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因此, 需对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两种不同规定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2006 Vol. 0 (11): 5-10 [摘要] ( 195 ) HTML (1 KB)  PDF (176 KB)  ( 383 )
14 马克思、瓦尔拉斯和新霍布斯主义生产过程模型比较---萨缪尔·鲍尔斯经济理论观点评介
杨玉生
鲍尔斯在对马克思、瓦尔拉斯和新霍布斯主义模型进行比较时, 正确地提出了瓦尔拉斯模型没有生产过程的结论, 但认为新霍布斯主义模型是一种生产过程分析的观点却是不合适的。鲍尔斯把资本主义企业看作是"小命令经济" , 这种比喻似乎也表明了马克思所强调的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计划性和整个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的特征, 但这和西方经济学家们通常所说的" 命令经济"也有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 歧视是有社会性的, 而不是技术的、自然的或个人偏好的性质。关于技术选择、非自愿失业等问题, 鲍尔斯的分析不同于马克思的分析, 也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
2006 Vol. 0 (11): 14-18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201 KB)  ( 264 )
33 要分清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开放观---与刘吉先生商榷
项启源
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就会葬送党和人民七十年奋斗的全部成果。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 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 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的" 改革开放" 的根本界限。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者出于公心, 也许会对改革开放的某些具体政策、具体措施提出善意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对那些披着改革的外衣实质上是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 的人, 我们则要提高警惕。
2006 Vol. 0 (11): 33-36 [摘要] ( 304 ) HTML (1 KB)  PDF (176 KB)  ( 328 )
41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于金富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既阐明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 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显而易见, 前者对构建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且努力体现。而对于后者则不应当继续照抄照搬, 应当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 创造性地探索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
2006 Vol. 0 (11): 41-44 [摘要] ( 260 ) HTML (1 KB)  PDF (116 KB)  ( 888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