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7
《资本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裴小革
《资本论》为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和科学的财富概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道路,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6 Vol. 0 (1): 7-11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144 KB) (
657
)
12
劳动价值论讨论之管见
石冀平
政治经济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决定了在中国发生根本性制度变迁时, 劳动价值论探讨的目的不可能一致,因此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议论不可避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归属标准和发展路径应是劳动价值论研讨的前提和内容之一,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研究对象决定了归属标准和发展路径的基点应是生产关系。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劳动价值论本身, 而应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系统性考察, 因为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是由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系统性确认的。社会主义劳动是制度性概念,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非制度性概念,两者不能等同。
2006 Vol. 0 (1): 12-16 [
摘要
] (
189
)
HTML
(1 KB)
PDF
(144 KB) (
559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7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刘厚俊, 袁志田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时代性缘于它是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的考察。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 体现在它对比较优势理论与世界产业转移、贸易与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等仍然具有充分的解释力。从方法论比较上看,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总体动态方法, 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则采用静态分析, 侧重个体和纯粹经济技术问题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排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层次和一定范围内的科学性,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也决不能推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2006 Vol. 0 (1): 17-20 [
摘要
] (
218
)
HTML
(1 KB)
PDF
(192 KB) (
480
)
40
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与公有制概念翻译问题
王成稼
在苏东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由于种种原因而解体以后, 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对公有制形式进行改革以后, 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建立公有制和消灭私有制提出了质疑。有的学者提出以" 社会所有制"或" 公众所有制"取代"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因此, 必须讨论清楚, 以取得共识, 坚持公有制的理念不动摇!
2006 Vol. 0 (1): 40-45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218 KB) (
668
)
54
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
丁堡骏
当前, 在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中, 存在着偏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倾向。在教学安排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发生动摇;在教材建设上,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逐步削弱甚至被取消的趋势;在教学实践中,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分析、批判的前提下, 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合理的成分,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 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研究, 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
2006 Vol. 0 (1): 54-58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209 KB) (
670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