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06-15


 
9 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述——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赵准
传统理论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理解仅局限于《资本论》, 结合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对货币及资本的研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社会劳动” 概念是“ 价值” 的核心;货币首先是“ 社会劳动的代表” , 然后才是价值的表现;货币必然要转换为资本;资本追求增殖和无休止的流通、运动的属性, 才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普遍的、频繁的交换关系, 这才是马克思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交换关系” ;也只有这种经常的、有规律的交换行为所实现的价格水平和运动趋势, 才会是、同时也必然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 价值” 不是实际的、真实的活劳动, 只是对社会分工、劳动交换关系和市场运动结果及趋势的一种说明, 它是马克思创立的一种认识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它表达了马克思对平等的劳动关系的向往, 对劳动的尊重和在终极意义上的认可。
2005 Vol. 0 (6): 9-14 [摘要] ( 179 ) HTML (1 KB)  PDF (243 KB)  ( 478 )
15 马克思价格理论体系的再认识
杨继瑞
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体系应该是以价值价格或基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为核心的多元化价格理论体系。这一价格理论体系包括了价值价格或基于生产价格的价格理论、商品化价格理论、资本化价格理论、以及垄断价格理论等。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互补性, 非价值价格或非基于生产价格的价格理论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2005 Vol. 0 (6): 15-18 [摘要] ( 252 ) HTML (1 KB)  PDF (130 KB)  ( 444 )
19 再生产要求交换或流通成为生产方式的内容构成
包先建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包含两个规定条件的基础上, 应再增加交换或流通过程的规定条件。因为,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是将交换与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并列的范畴, 交换不仅发生在生产之后, 也发生在生产之前, 交换伴随着生产全过程。另外, 当代市场环境变化, 使得生产制造模式发生变化, 制造业与服务业逐步一体化, 生产与流通组织高度融合, 生产与流通的交互作用更加显现。交换是权利配置过程,交换引导资源配置。交换或流通被引入到生产方式的内容构成中, 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2005 Vol. 0 (6): 19-22 [摘要] ( 191 ) HTML (1 KB)  PDF (121 KB)  ( 791 )
29 关于交换价值和自然价格问题——与白暴力同志讨论
奚兆永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及一些书信里虽然使用了交换价值一词, 但在校订《资本论》法译本和准备出版《资本论》第三版时曾明确指出, 这个说法是“通常的说法” , 是“ 不对的” 。马克思使用的交换价值的概念, 只是价值形式, 而不是价值本身。白文批评别人理解“ 不准确” 以及所做的种种进一步推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自然价格是配第、斯密曾经用过的概念, 马克思在创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时对这一含混的概念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把马克思弃置不用的这一概念摭拾来作为新的发现加以宣扬, 这不是发展, 而是倒退。
2005 Vol. 0 (6): 29-33 [摘要] ( 198 ) HTML (1 KB)  PDF (156 KB)  ( 686 )
40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述评
陈银娥, 秦静
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使用经济分析工具进行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 具有独特特征及创新意义。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拓展了传统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并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改革实践提供了可资批判地借鉴的理论与方法。
2005 Vol. 0 (6): 40-43 [摘要] ( 191 ) HTML (1 KB)  PDF (129 KB)  ( 617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