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8-07-15
1
关于马克思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理论*
颜鹏飞, 贺静
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具体形式或发展形式。马克思批判了唯心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机械的社会机体发展观,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开放性与历史更替性、创造性相辅相成的辩证角度, 全面阐述了社会机体发展规律和发展观。恩格斯也阐述了关于社会历史运动是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合力的思想。这是对社会机体、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和新发展观的新发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的理论具有高度原创性和当代价值, 并且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生长点。
2008 Vol. 0 (7): 1-7 [
摘要
] (
320
)
HTML
(1 KB)
PDF
(876 KB) (
455
)
28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评《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
许有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 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国家计划为指导,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发挥两手调节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应该搞清楚, 不能混为一谈。
2008 Vol. 0 (7): 28-32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801 KB) (
264
)
3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刘艳龙
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面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挑战。西方经济学因其阶级辩护性和体系的不科学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学的未来在于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恢复马克思的研究传统:一方面对当代的西方经济学各流派进行批判吸收, 另一方面构建能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并能指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学, 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2008 Vol. 0 (7): 33-36 [
摘要
] (
201
)
HTML
(1 KB)
PDF
(122 KB) (
536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