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3-11-15
3
研究《资本论》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王福成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在130 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就在于《资本论》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 我们研究《资本论》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并处理好“ 坚持”与“ 发展”的关系, 进而反映时代的特征。
2003 Vol. 0 (11): 3-6 [
摘要
] (
220
)
HTML
(1 KB)
PDF
(147 KB) (
339
)
7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杨继国
有关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证明, 这一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本质分析与市场分析的结合点:劳动价值论在供求机制和市场机制方面的直接表现。根据它可以发展出分析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需求理论;相应地, 从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发展出市场供给理论。用现代分析工具不但能证明而且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及其市场均衡。这不但可以使长期争论的问题豁然开朗, 还为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2003 Vol. 0 (11): 7-12 [
摘要
] (
301
)
HTML
(1 KB)
PDF
(190 KB) (
521
)
13
也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难题———兼与简新华、马迪军先生商榷
侯廷智
用中性论方法分析社会主义也存在“ 资本” 范畴, 缺乏科学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分析社会主义存在“ 资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运用劳动二重性分析资本可以看出, 资本具有二重属性:一方面从生产力角度讲,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存在于一切市场经济中, 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方面讲, 资本在一定社会中必然体现出为该社会服务的属性, 打上一定社会的烙印, 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同样, 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也可以科学地说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
2003 Vol. 0 (11): 13-19 [
摘要
] (
302
)
HTML
(1 KB)
PDF
(179 KB) (
265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