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2-15
3
关于劳动价值论中的分配问题
张维达, 吴宇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决不是要再重复八十年代以来的那些理论争论,而是要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通过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特别是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重要形式的分配问题。
2002 Vol. 0 (2): 3-6 [
摘要
] (
246
)
HTML
(1 KB)
PDF
(155 KB) (
356
)
13
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
陈永志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对科技进步对生产劳动的影响做了系统论述和科学预见,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新科技与自动化机器体系会导致现实财富的巨大增长,但它们本身却不创造价值。在当代,科技劳动具有间接性、复杂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价值创造最重大的源泉。
2002 Vol. 0 (2): 13-16 [
摘要
] (
228
)
HTML
(1 KB)
PDF
(116 KB) (
779
)
23
对价值决定问题的再认识
宋冬林, 蔡玉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赋予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从价值形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角度去探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为我们找到一种完整、准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方法,它不但可以化解长期以来许多理论上的争议,也可以为我们当前所进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找到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2002 Vol. 0 (2): 23-25 [
摘要
] (
188
)
HTML
(1 KB)
PDF
(155 KB) (
355
)
26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动态分析与"剥削"
黄少安, 赵洪瑞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也是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通过考察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的长期变动及其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证实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关系的存在;通过考察使用价值的主客观两个方面及其长期变动状况,重新界定了工人的"绝对富裕"和"相对贫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逐步改善现象掩盖下的"剥削"。
2002 Vol. 0 (2): 26-28 [
摘要
] (
191
)
HTML
(1 KB)
PDF
(93 KB) (
442
)
68
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张银杰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统一的一面。我们要正视矛盾,探索所有制改革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路,促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2002 Vol. 0 (2): 68-69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64 KB) (
526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