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5-15


 
1 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
于金富
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阐明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科学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为榜样,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科学地揭示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二重性;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2009 Vol. 0 (5): 1-6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196 KB)  ( 414 )
34 从生产方式发展的视角解读国家干预经济
乔榛
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有"市场失灵"、经济垄断和有效需求不足等各种解释。从国家干预经济的变迁角度考察,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国家就开始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的更根本原因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国家干预经济的性质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某一阶段的现象,而是决定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贯穿资本主义整个过程的现象。
2009 Vol. 0 (5): 34-38 [摘要] ( 226 ) HTML (1 KB)  PDF (166 KB)  ( 268 )
39 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形式问题的思考
张维闵
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叙述方法和总体结构等形式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当前讨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总体结构,首先必须坚持总体方法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整体结构和关系,准确把握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的范畴,然后根据这些范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决定它们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的"次序";最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安排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篇章结构,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外化形式结构。
2009 Vol. 0 (5): 39-42 [摘要] ( 223 ) HTML (1 KB)  PDF (191 KB)  ( 409 )
62 级差地租、制度缺陷与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
王国跃, 李海海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表面上看是需求方面的因素,实际上确是地方政府追逐级差地租所造成的。要解决非理性繁荣问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度。
2009 Vol. 0 (5): 62-65 [摘要] ( 206 ) HTML (1 KB)  PDF (157 KB)  ( 445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