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
《资本论》论中国
李成勋
《资本论》的基本内容是论资本。它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背景,深刻揭示了包含在资本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剩余价值规律,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随着内在矛盾的激化而必然灭亡的历史走向。但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参照物和例证,对当时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世界大国—中国也论及33 处之多。主要有五个方面: ( 1)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稳固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 2) 鸦片战争打开了进入中国的门户,中国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销售市场; ( 3) 西方国家为了垄断市场在中国实施委托销售制度; ( 4) 中国的小商品经济也加入到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中; ( 5) 外国银行在中国汇票买卖中相互斗争。可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决没有置于马克思《资本论》创作的视野之外,中国和《资本论》决不是无缘的。所以,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还须关注中国的社会历史以及马克思对中国问题的论述。
2013 Vol. 0 (8): 1-5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2177 KB) (
743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6
为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辩护*
保罗·考克肖特
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理论的阐述以资本积累为背景,其核心是资本的构成。当快速的资本积累用尽劳动力的供给时,工资上涨会降低利润,减少资本积累;后者又导致失业增加,下降的工资再促使资本积累逐渐加速。19 世纪英国商业周期的波动证实了它们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机制是用机器代替工人。个别资本家节约成本的技术革新,不会必然地提高总资本积累的一般利润率,利润率的部门差异引致积累的资本在竞争中涌向不同的领域,最终过多的资本积累瓦解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本身———利润的增加。依据马克思资本积累基本模型构建的动态模型,能够估算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利润率的历史和未来演变。
2013 Vol. 0 (8): 6-13 [
摘要
] (
222
)
HTML
(1 KB)
PDF
(1751 KB) (
593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