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 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理论指导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商品生产
宋涛
2011 Vol. 0 (3): 1-5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178 KB)  ( 515 )
6 马克思"货币流回规律"理论论述及其应用
卢江, 杨继国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多地专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讲的货币流通规律,而较少关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货币流回重要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货币规律之一,货币流回规律不仅在商品流通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它对商品生产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流回规律不仅包含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隐藏着两种二重性分析。从货币流回规律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关系可以看出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货币流回规律作为马克思金融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直接的关联。
2011 Vol. 0 (3): 6-10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196 KB)  ( 1215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1 论知识在商品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周亚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由于知识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得劳动资料、对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等都将发生变化,即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从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劳动形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知识重要性的强调反映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发展了的生产力的适应。
2011 Vol. 0 (3): 11-15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191 KB)  ( 552 )
43 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的分析
彭必源
自从《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西方学者就从多个角度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提出非议。罗宾逊、罗莫、布劳格等人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足以抵消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角度反对利润率趋向下降理论; 莫斯科斯卡、柴田敬、萨缪尔逊等人认为,利润率下降一定是由实际工资的提高所造成的; 罗莫、斯威齐、曼德尔等人则认为,单个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利润率的提高; 等等。上述观点不是缺乏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了解,就是出于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误解,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2011 Vol. 0 (3): 43-50 [摘要] ( 258 ) HTML (1 KB)  PDF (279 KB)  ( 532 )
       
51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付宇
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不能脱离马克思原来的语言背景。在马克思的语言背景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础是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侧重点就是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劳动和所有权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直接同一。今天,我们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重新诠释为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1 Vol. 0 (3): 51-55 [摘要] ( 208 ) HTML (1 KB)  PDF (196 KB)  ( 311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