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用稿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本刊文章检索
Email Alert
阅读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2-15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
绝对地租产生原因、来源与价值构成实体的探讨
杨继瑞
与利息作为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一样,绝对地租也类似于土地所有权的特殊"利息"。使用土地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是违背土地所有权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绝对地租是级差地租的基础与平台载体。绝对地租的存在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绝对地租来源于利润平均化前的扣除。扣除的价值实体构成部分的不同,形成绝对地租Ⅰ和绝对地租Ⅱ。
2011 Vol. 0 (2): 1-7 [
摘要
] (
388
)
HTML
(1 KB)
PDF
(230 KB) (
979
)
8
从次贷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机制解析--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危机理论的重新解读
王璐
源起于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从描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到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再到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危机现实性等一系列讨论,不但指出了其根源在于特定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由此探讨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之周期波动的运行机制,更是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了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由此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2011 Vol. 0 (2): 8-13 [
摘要
] (
227
)
HTML
(1 KB)
PDF
(212 KB) (
544
)
《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14
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
吴宏洛
资本逻辑就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和不断扩张的逻辑。资本总是不断地通过竞争、流动、扩张,使其在运动中增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仍然存在"资本逻辑",这是中国当下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资本逻辑加以伦理限制,减少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是全球化资本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2011 Vol. 0 (2): 14-19 [
摘要
] (
246
)
HTML
(1 KB)
PDF
(216 KB) (
1101
)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所有制与所有权的辨析
彭五堂, 侯为民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里巴尔和英国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恩,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所有制和所有权概念进行了辨析。巴里巴尔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制与所有权具有直接同一性,本质上所有权的产生和变化是由所有制决定的,但同时所有权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作用对象、变化方式以及所反映的关系等方面与所有制存在差别。科恩用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辨析了所有制和所有权,并提出"合法性问题"和"解释方向问题"。他认为,尽管马克思使用所有权这样的法律术语来描述经济关系,但赋予所有权以经济含义。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是一种权力,它与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相对应,但又有明显差别,前者属于经济基础,后者属于上层建筑,后者是由前者来解释和说明的。巴里巴尔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主要对象,目的在于理清社会的内部结构; 科恩的研究则更为抽象和一般,其目的在于澄清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二人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1 Vol. 0 (2): 20-25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214 KB) (
341
)
版权所有 © 2017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吉ICP备102006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