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生产性劳动(20) |
唐任伍1, 吴文清1 |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5 |
|
|
摘要 历史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劳动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的生产劳动应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或精神产品形式为社会创造的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它不以是否创造出物质产品,也不以价值的实现方式或产品的购买方式作为判断的标准,只要创造出价值,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有效劳动,就是生产劳动。按照这一标准,就能更清晰地理解“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社会科学”的生产属性。
|
|
关键词 :
财富,
价值,
生产性劳动,
服务
|
收稿日期: 1999-05-18
|
|
作者简介: 唐任伍,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1] |
张晓云, 贺川. 财政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基于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99-111. |
[2] |
朱巧玲, 闫境华, 石先梅. 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与转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17-27. |
[3] |
杨慧玲. 全球分工演进中的新发展格局:历史与现实[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17-28. |
[4]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5] |
韩文龙, 王凯军. 平台经济中数据控制与垄断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5-15. |
[6] |
刘兆国, 王云凤.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82-92. |
[7]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8] |
杨帅泓, 朱安东. 马克思-斯拉法生产价格体系下的利润率下降规律——对置盐定理的一个修正[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64-74. |
[9] |
范玉仙, 张占军.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效应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71-81. |
[10] |
乔晓楠, 李欣, 秦梦月. 非生产部门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全球格局[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14-26. |
[11] |
刘召峰.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一个批判性剖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33-44. |
[12]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13]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14] |
李梦凡. 价值转形研究:基于TSSI模型的拓展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61-72. |
[15] |
王丰.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积累模式的未来走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5-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