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现代虚拟资本的特征 |
杨凤娟"1,2 |
1.河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河南 开封 475001; 2.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 上海 200439 |
|
|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虚拟资本界定为有价形式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虚拟资本的最初形态为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随着经济的发展, 虚拟资本演化到现代的金融衍生产品, 其内涵大大拓宽。虚拟资本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由信用产生虚拟资本、资本收入化形式产生虚拟资本到现代新形式的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具有虚拟性、风险性等特性。虚拟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具备储蓄- 投资的转化、资源配置及经济全球化的功能。
|
|
关键词 :
虚拟经济,
虚拟资本,
信用
|
收稿日期: 2006-01-26
|
|
作者简介: 杨凤娟(1966-), 女, 河南长垣人,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资本论》与市场经济。 |
[ 1] [ 2] [ 3] [ 4] [ 5] [ 6] [ 7] 资本论(第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51、461 、528-529 、526、530、540 、540. |
[1] |
金梦迪. 货币信用在社会再生产平衡中的作用:协调与冲突——基于后凯恩斯主义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45-53. |
[2] |
马艳, 刘泽黎, 王琳. 数字技术、数字信用制度及其共生性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104-112. |
[3] |
钟雨培, 王峰明. 资本主义信用危机的成因及其传导机制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5-14. |
[4] |
肖磊. 信用创造、虚拟资本与现代经济运行——兼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2(12): 85-96. |
[5] |
张旭. 我国碳信用货币化演进过程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91-96. |
[6] |
乔法容. 论金融业的失信治理及诚信生态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80(12): 46-50. |
[7] |
卢映西, 陈乐毅. 济脱实向虚倾向的根源、表现和矫正措施[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32-38. |
[8] |
杨慧玲. 金融不稳定性的逻辑: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1): 5-14. |
[9] |
谢长安,俞使超.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内涵、形态与实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60-59. |
[10] |
邓久根,冯来兴. 资本输出方式与核心国家的更替———纪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创作 100 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1(1): 16-21. |
[11] |
徐卫东,郭千钰. 互联网金融监管困境及其破解———基于众筹金融视阈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1(1): 89-100. |
[12] |
舒凯彤,韩雨霏. 金融化的价值分配效应与引致贫困[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9): 22-29. |
[13] |
渡边雅男, 高晨曦. 经济的金融化与资本的神秘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6): 5-10. |
[14] |
杨慧玲. 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2): 5-7. |
[15] |
王晓林,孙其龙. 金融权力与国家安全:历史与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0): 59-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