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帝国主义论” 再认识 |
蒋少龙 |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4 |
|
|
摘要 本文认为, 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是一种对外经济扩张政策, 幻想在战后出现持久和平的“超帝国主义” , 在当时条件下是不现实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 有必要重新认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就“ 超帝国主义论” 的实际内容而言, 该论确有可取之处。
|
|
关键词 :
超帝国主义,
经济政策,
时代特征,
再认识
|
收稿日期: 2004-04-20
|
|
作者简介: 蒋少龙(1952-), 男, 四川成都人, 《经济学家》杂志社编审。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1] 马克思.资本论[M] .第1-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 考茨基.帝国主义[M] .北京:三联书店, 1964. [3] 列宁. 帝国主义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中宣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7. [5] 鲁友章.李宗正主编, 经济学说史(下)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 8. |
[1] |
宋宇, 董一一. 新经济发展给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带来的挑战及变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52-62. |
[2] |
陈红, 张聪. 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同群效应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79-91. |
[3] |
杨承训. 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重大改革的历史启迪——领略列宁在经济政策实践中的理论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5-13. |
[4] |
刘铮.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14-20. |
[5] |
刘明远, 李彬.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须有合理的学科定位与边界划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6(6): 30-37. |
[6] |
陆立军, 王祖强. 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主要特征[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3(5): 47-53. |
[7] |
胡方. 国际价值、贸易利益与经济政策[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21-28. |
[8] |
杨承训,张新宁.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0): 43-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