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须有合理的学科定位与边界划分 |
刘明远, 李彬 |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
|
|
摘要 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停留在对现实经济政策解读论证的层面,把这个层面的实践经验总结概括为基本原理所做的努力严重不足,以致造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系的构建逐渐被现实经济政策的解读论证所取代。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体系中的有些学科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与边界划分,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解读论证现实经济政策策略之间一直处于混淆的状态。因此,在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今天,明晰两者的定位与学科界限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结束混沌局面,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工作真正提上议事日程。
|
|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研究,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
收稿日期: 2018-04-16
|
|
作者简介: 刘明远(1961-),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李彬(1992-),女,甘肃民勤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货币政策及其理论基础研究。 |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刘明远.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对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意义[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8(03):22-30+97.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刘明远.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六册计划”的总体结构与内容探索[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4):131-161. [5]刘明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与总体结构[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32-40. |
[1] |
洪银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地位的几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27-32. |
[2] |
张旭, 王天蛟. 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26-35. |
[3] |
张俊山. 科学抽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中的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3(1): 35-44. |
[4] |
孙迎联, 李炳炎.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3(1): 45-53. |
[5] |
程昊, 程言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范畴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34-41. |
[6] |
陈柏良, 李闽榕. 习近平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意旨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28-41. |
[7] |
刘学梅.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与顾海良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65-75. |
[8] |
康乃馨, 张新宁. 科技创新引发经济学的“深刻变革”——经济学界对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的历史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67-74. |
[9] |
屈炳祥. 论《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17-26. |
[10] |
刘明远.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对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3): 22-30. |
[11] |
张杨.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80(12): 59-68. |
[12] |
程言君,程 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定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27-26. |
[13] |
邵彦敏,赫名超,邵彤姣. 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35-34. |
[14] |
韩喜平,邓德强.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2): 31-36. |
[15] |
黄泰岩,王 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新进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10): 23-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