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强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 |
刘建华a,b, 高冠中a,b, 魏旭a,b, 刘艳龙a,b |
长春税务学院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b.经济学院, 长春130117 |
|
|
摘要 国大学一向具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巨变给予马克思经济理论以深刻影响,这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根据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以及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认真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教学,力争在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的前提下,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
|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指导作用,
主导地位,
内容创新
|
收稿日期: 2009-03-10
|
|
基金资助: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ZC0145) |
作者简介: 刘建华(1957-),女,长春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1] 章良猷.俄学者关于恢复高校中政治经济学讲授的若干争议[J].经济学动态,2004,(5). [2] 李新.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潮[J].经济学动态,2005,(9). [3] 刘国光.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J].经济学动态,2005,(5). [4] 于祖尧.理论经济学在中国改革中的命运[J].经济学动态,2004,(2). [5] 何炼成.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J].经济学动态,2005,(11). [6] 李成瑞.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J].经济学动态,2005,(12). [7] 周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思潮与社会责任[J].经济学动态,2005,(9). [8] 洪远朋.对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点看法[J].经济学动态,2005,(1). [9] 程恩富.用什么理论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4,(9). [10] 白永秀.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要处理好的八个深层次关系[J].经济学动态,2005,(1). [11] 庄宗明.国际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经济学动态,2005,(12). [12] 董小麟.对政治经济学若干基本范畴的新的解析[J].经济学动态,2004,(12). [13] 王丹,罗润东.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C].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4] 卫兴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04-8-3. [15] 程恩富.用什么理论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4,(9). [16] 谷书堂.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J].经济学动态,2009,(2). [17] 黄泰岩.三十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与变化[J].理论动态,2008. [18] 裴晓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改革开放[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5). [19] 白永秀.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2008,(5). [20]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1] 罗润东.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5,(5). [22] 丁冰.〈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23] 丁堡骏.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J].当代经济研究,2006,(1). [24] 林毅夫.经济学理论需要自主创新[J].文史博览:理论,2008,(5). [25] 余斌.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假定与西方经济学的假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8,(4). [26] 丁堡骏.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J].当代经济研究,2006,(1). |
[1]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2] |
谭劲松, 姚菲菲. 完整准确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43-50. |
[3] |
魏泳安. 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当代价值——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及内容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24-31. |
[4] |
贺立龙, 陈月, 陈珏颖. 经济发展与贫困治理的微观阐释:阿比吉特·班纳吉的研究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46-55. |
[5] |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1(11): 47-53. |
[6] |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5-14. |
[7] |
高鑫. “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46-52. |
[8] |
刘学梅.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与顾海良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65-75. |
[9] |
许敏.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与田国强教授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5(7): 37-46. |
[10] |
屈炳祥. 论《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17-26. |
[11] |
庞庆明. 产业扶贫主要矛盾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80(12): 40-45. |
[12] |
张杨.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80(12): 59-68. |
[13] |
王朝科, 王宝珠. 乡村振兴: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9(11): 40-49. |
[14] |
程言君,程 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定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27-26. |
[15] |
邵彦敏,赫名超,邵彤姣. 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35-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