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之路的选择: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 |
杨锦英a, 温庭海b, 刘朋b |
西南财经大学a.《经济学家》杂志社; b.经济学院,成都610074 |
|
|
摘要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等一系列条件约束下,继续依靠要素高强度投入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走效率驱动之路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从全国、区域以及省份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区域、省份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普遍偏低,提升空间巨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向效率驱动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
|
关键词 :
新常态,
效率驱动,
经济增长效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分析技术
|
收稿日期: 2015-10-26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JY002) |
作者简介: 杨锦英(1964 – ),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杂志社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温庭海(1974 – ),男,陕西户县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刘朋(1981 – ),男,黑龙江富裕县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 |
[1] 王敬文. 习近平“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EB/ OL]. 中国新闻网,2014 - 08 - 10[2015 - 09 - 16]. http:/ /www. chinanews. com/ gn/2014 /08 -10 /6477530. shtml. [2] 联合国环境报告:中国已成全球最大资源消耗国[EB/ OL]. 新华网,2013 -08 - 05[2015 - 09 - 16]. http:/ / news. Xin huanet. com/ cankao/2013 -08 /05 / c_132602181. htm. [3] 国际钢铁协会发布《2013 世界钢铁数据》:中国6 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10 位[EB/ OL]. 中国冶金工业网,2013-06 -04[2015 -09 -16]. http:/ / www. cnmeti. com/ news/ d854974. html. [4] 中国铝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5% [EB/ OL]. 新浪网,2013 -01 -16[2015 -09 -16]. http:/ / finance. sina. com. cn/money/ future/20130116 /140914304695. shtml. [5] 去年中国铜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8. 9% 消费占41. 5% [EB/ OL]. 网易网,2013 -06 -23[2015 -09 -16]. http:/ / money. 163. com/13 /0623 /23 /923D5EL000253B0H. html. [6] 中国污染到底有多重?[EB/ OL]. 人民网,2014 - 05 - 22[2015 - 09 - 16]. http:/ / env. people. com. cn/ n/2014 /0522 /c1010 -25049637. html. [7] 颜鹏飞,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 的实证分析[J]. 北京:经济研究,2004(12):55-65. [8] 杨文举.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DEA 的经验分析[J]. 北京:世界经济,2006(05):73-83. [9] 胡鞍钢,郑京海等.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 -2005)[J]. 北京:经济学(季刊),2008(03):933-960. [10] 范爱军,王丽丽. 中国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增长收敛[J]. 成都:经济学家,2009(04):83-89. [11] 杨龙,胡晓珍. 基于DEA 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J]. 成都:经济学家,2010(02):46-54. [12]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J].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6(02):55-66. [13]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 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 -2007 年[J]. 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9):52-63. [14] 王志平,陶长琪. 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北京: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0):1762-1773. [15] Aigner D. J.,Lovell,C. A. K. ,Schmidt P.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06):21-37. [16] G. E. Battese,T. J. Coelli.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17] 杨光. 中国设备利用率与资本存量的估算[J]. 北京:金融研究,2012(12):54-66. |
[1] |
吴庆军, 王振中. 论新常态下中国对美国经济的追赶与超越[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7(9): 47-54. |
[2] |
盛光华,林政男. 长吉图区域产业关系耦合性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76-75. |
[3] |
张俊山. 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指导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29-35. |
[4] |
张俊山. 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7): 5-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