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对环境风险疾病负担的全球评估[EB/OL].世界卫生组织网,2016-03-15. [2]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5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2017-02-23. [3]Grossman.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Demand for Health[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2(2):223-255. [4]顾雪兰,刘诚洁.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3):22-30. [5]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北京:管理世界,2008(3):27-39. [6]Blomqvist,Pierre Thomas Leger. Information Asymmetry,Insurance,and the Decision to Hospitalize[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5(4):775-780. [7]Newhouse. Attribution in the RAND Health Insurance Experiment[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8(2):298-305. [8]阳露昭,张金智.论环境污染损害的公共补偿制度[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5-49. [9]林海鹏,孟美荣,刘占旗等.论环境健康损害补偿责任主体及补偿方式的多元化[J].济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52-56. [10]杜秀娟,陈凡.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81-85. [11]程恩富,王中保.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51-58. [12]吕君奎.劳动与劳动力价值新论[J].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5):13-17. [13]刘明远,乔于桐.界定劳动力价值数量的一种思路及其现实意义[J].集宁:集宁师专学报,2003(3):1-9. [14]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论与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兼评何雄浪、李国平与关柏春之争[J].武汉:经济评论,2005(5):12-14. [15]张顺铃,赵国艮,朱贵平.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的开放性[J].上海:华东经济管理,2006(11):155-158.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马艳,严金强,陈张良.资源环境领域中“负价值”的理论界定与应用模型[J].上海:财经研究,2012(11):114-123. [1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