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对我国若干农业问题认识的启示 |
杨德才 |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
|
|
摘要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全面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于我们研究现代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的变革、土地(即农业资本) 的投入、土地税费政策的制定等,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
关键词 :
地租,
土地所有权,
土地经营权,
土地制度,
农产品价格
|
收稿日期: 2001-05-05
|
|
作者简介: 杨德才,男,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
[1] |
胡怀国.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百年变革的理论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15-23. |
[2] |
孙夺.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及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14-22. |
[3] |
赵锦辉. 转形问题假设条件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1): 15-21. |
[4] |
马艳,刘泽黎. 互联网级差收益的理论与现实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5-11. |
[5] |
王海鸿. 论超额利润的界定标准、类型与本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6): 5-13. |
[6] |
户晓坤. “资本逻辑”中人与自然的存在悖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6): 64-69. |
[7] |
杨奇才,杨继瑞. 空间级差地租: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3): 60-66. |
[8] |
罗玉辉,侯亚景. 中国农村土地为什么要坚持集体所有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2): 22-28. |
[9] |
约翰内斯·耶格. 城市地租理论:调节学派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2): 37-48. |
[10] |
王海鸿. 论虚假的社会价值与级差地租的关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4): 51-56. |
[11] |
杨继瑞. 绝对地租产生原因、来源与价值构成实体的探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2): 1-7. |
[12] |
陈其人. 评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序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2): 17-21. |
[13] |
沈民鸣. 论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6): 25-29. |
[14] |
王国跃, 李海海. 级差地租、制度缺陷与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5): 62-65. |
[15] |
鲍金红, 郭广迪. 论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中的边际分析方法[J].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7): 12-15. |
|
|
|
|